剑指秦 PLUS DM-i 帝豪 L Hi·X 胜算到底有多大?
新出行原创 · 文章

如果问 2021 年哪家车企势头最为猛烈,我认为是比亚迪。

凭借着 DM-i 超级混动系统的加入,品牌销量巨幅上涨,而搭载该系统的秦 PLUS DM-i 一跃登顶自主品牌轿车销量榜首,在 10-15 万区间新能源轿车市场,几乎没有对手。

面对比亚迪独占一块“蛋糕”的局面,相信没有哪个车企品牌不眼红。

2022 年 3 月 23 日,吉利雷神 Hi·X “超级电混”(PHEV)正式发布,并公布首款车型——帝豪 L Hi·X。

新车拥有着综合续航 1300km,纯电续航 100km,亏电油耗为 3.8L 等等数据,很明显,这款车型要的就是和秦 PLUS DM-i 对着干。

那这篇文章就来讲一讲,这两款车型在哪方面会更加有优势?帝豪 L Hi·X 胜算到底有多大?

一、外观及内饰对比

外观方面,秦 PLUS DM-i 出来也有一段时间了,相信各位对它也是非常熟悉。前脸在“Dragon Face”的设计语言之上融入了全新的设计元素,点阵式的格栅以及上方贯穿式的镀铬装饰设计,使该车显出更多精致气息。

帝豪L Hi·X 外观整体而言基本延续了燃油版的设计语言,不过在细节方面做出了优化以及调整,多了一些新能源汽车的科技感。

帝豪L Hi·X 相比燃油版车型,多出了两侧进气口的荧光彩色点缀,进气格栅设计和大灯样式也进行了优化升级,当然星越 L 雷神混动上标志性的自发光车标元素也没有缺席,夜间点亮之后搭配进气两侧的色彩,看起来真的很炫。

车辆侧面,秦 PLUS DM-i 比例比较常规,好处是兼容不同年龄层消费者审美,不足的是缺乏辨识度,不过对于这样的走量车型来说,大众化的优先级无疑会更高。 

帝豪L Hi·X 的整体轮廓与比例上基本与燃油版保持一致,而充电口被设置在左前翼子板,增强了插电混动车的辨识度。

尺寸方面,秦 PLUS DM-i 长宽高分别为 4765*1837*1495mm,轴距为 2718mm

而帝豪 L Hi·X 虽然没有正式公布车型尺寸,不过根据网上信息透露显示,其长宽高或将分别为 4735mm*1815mm*1495mm,轴距为 2700mm 。

在车型尺寸对比下,秦 PLUS DM-i 整体尺寸会略大于帝豪 L Hi·X。

在内饰方面,秦 PLUS DM-i 依然延续了家族化设计,搭载了 6/8 英寸仪表+ 10.1/12.8 英寸旋转屏的双屏设计,整体感觉非常协调不复杂,属于比较耐看的类型。不过小仪表的设计也遭到网友的吐槽。

帝豪L Hi·X 内饰同样延续了燃油版的设计,搭载了 10.25 英寸仪表屏+12.3 英寸液晶中控屏的双大屏设计,档把方面跟换成了雷神混动的专属电子挡把,增强了雷神混动车型的辨识度,另外内饰还采用了全新的森林绿双拼设计,会显得更加年轻化。

车机系统方面,秦 PLUS DM-i 搭载了比亚迪 Dilink 3.0 系统,该系统最大的优势就是开放性的生态,能够扩展下载安卓市场内的第三方软件,犹如一台安卓平板。

中控搭载比亚迪 Dilink 3.0 系统,可安装使用第三方安卓市场 APP 应用
 秦 PLUS DM-i 6 英寸仪表,只能显示常规的电量、时速、胎压等界面

帝豪L Hi·X 虽然没有正式上市,但通过目前信息来看,该车预计采用与星越 L 雷神混动相同的银河 OS。

在应用软件软件层面虽然不及秦 PLUS DM-i,但是常规的功能应用还是比较俱全的。

不过在仪表功能上,该系统能够显示更多的功能界面,比如导航、辅助驾驶、音乐等等,在这方面会更胜秦 PLUS DM-i 一筹。

帝豪 L 预计搭载银河 OS
帝豪 L 仪表显示界面,可显示辅助驾驶、导航等功能

二、 剑指秦PLUS DM-i ?

当然,帝豪L Hi·X 和秦 PLUS DM-i 这两款车型最大区别还是来自于各家的超级混动技术,到底是吉利后来居上还是比亚迪稳居榜首呢?

那就让我们来分析一下两款车型分别搭载的混动技术以及动力模块吧!

1、 动力性能对比 

首先在结构方面,秦 PLUS DM-i 的 DM-i 超级混动由三个核心部件组成:骁云-插混专用 1.5L/1.5Ti 高效发动机、EHS 电混系统,以及 DM-i 超级混动专用功率型刀片电池。

在动力方面,秦 PLUS DM-i 所搭载的骁云-插混 1.5L + EHS132/145 动力总成,系统综合功率为 160kW/173kW,百公里加速为 7.8s/7.3s,百公里亏电油耗为 3.8L

其中,骁云-插混 1.5L 专用高效发动机压缩比达 15.5,燃烧热效率为 43.03%

比亚迪 DM-i 动力总成

而帝豪L Hi·X 的吉利雷神 Hi·X “超级混动”(PHEV)同样也由三个核心部件组成: 1.5TD/2.0TD 发动机、三档电驱 DHT Pro 以及大容量电池组。

在动力方面,根据网友及网络爆料图显示,帝豪 L Hi·X 或将搭载吉利代号为 BHE15 的全新一代 1.5TD 四缸发动机+ DHT Pro 系统,百公里加速为 6.9s ,百公里亏电油耗为 3.8L

其中,据网络查询显示,该代号为 BHE15 的全新一代 1.5TD 四缸发动机最大功率为 133kW(注:最终数据以官方发布为准),但是该发动机在热效率上肯定是没有比亚迪骁云-插混专用 1.5L 以及星越 L 雷神混动搭载的 1.5TD 三缸混动发动机(热效率 43.32%)那么高的,不过在动力上会更加强劲,并且是四缸机,大众认可度也会更高。

图源见右下角水印

并且,根据官方介绍,DHT Pro 电驱系统还可实现 FOTA 升级,可识别驾驶员的驾驶习惯、道路的拥堵情况,实现驾驶模式自适应、自学习与自调节等 20 种智能工作模式。当然,这方面还需要落地后才能得出实际效果。

吉利雷神 Hi·X 动力总成

单从动力方面来看,帝豪L Hi·X 在同样亏电油耗的情况下,能够做到动力更强,这确实会在动力表现上会更具有优势。

2、行驶工况区别 

其次就是两款车型行驶工况模式下的区别,首先秦 PLUS DM-i 所搭载的 DM-i 混动技术主要是以电为主,以单档直驱作为行驶工况。

大部分工况下都是以串联和纯电模式下行驶,而车速只有在高于 65km/h 以上时或者急加速的工况下,发动机才会介入与驱动电机实现并联驱动行驶。

所以市区工况,99% 是用电机进行驱动,车辆开起来像是一台电动车,并且 DM-i 超级混动会根据车辆不同的行驶状态,智能选择最经济的驱动方式,保障电机和发动机的高效运转。

而帝豪L Hi·X 搭载的雷神 Hi·X “超级混动”是以工况为主,以三档覆盖全速域为行驶工况。

本质上会更倾向于燃油车的体验,起步及 20km/h 以下行驶为纯电动,避开发动机低效区间;最低 20km/h 就能开启并联模式,让发动机处于高效区间。

三档的设计,目的是为了匹配发动机和电机的最佳工况以及提供更好的高速巡航能力。通过三档变速箱实现全速域闭合,全速域串并联、驱动可电可油、做到智能能量分配,发动机持续在最高效点达到最理想的节油状态。

总的来说,比亚迪 DM-i 是围绕三电系统开发的混动系统,而适时直驱的行驶工况能够让秦 PLUS DM-i 实现无顿挫的行驶质感,在中低速工况下为串联和纯电模式,高速工况和急加速下为并联模式,使发动机处于高效,从而实现超低油耗的表现。 

而吉利雷神智擎 Hi·X 混动则是以工况为主,让发动机和电机处于高效区间,以优化油耗为主要目的,而发动机直驱参与的占比也会更大的。再通过三档变速箱实现全速域场景分配,能够使帝豪 L Hi·X 在高速上提供更好的巡航能力以及动力响应。

根据官方给出的亏电油耗来看,两者的燃油经济性是基本持平的,不过细分到城市场景、高速场景下,哪个更节油,还需要进一步实测对比,我们有机会拿到车辆也会进行具体的测试。 

3、纯电续航能力

在纯电续航方面,秦 PLUS DM-i 搭载的是 8.32kWh/18.32kWh 刀片电池,NEDC 纯电续航为 55km/120km

而通过吉利官方介绍,帝豪 L Hi·X 的 NEDC 纯电续航为 100km,电池容量也可以通过上面所展示的车辆铭牌换算,电量容量等于(电压×Ah)/1000 ,那额定电压为 304.08V,而额定容量为 51Ah,就得出该电池容量或为 15.504kWh(注:最终数据以官方发布为准)。

在电池方面,秦 PLUS DM-i 有刀片电池的加持,使整车安全性大大的提高,并且用户认可度也会更高一些,这是比亚迪的优势。

不过帝豪 L Hi·X 全系标配 100km 的纯电续航,那在中低配车型对比下,秦 PLUS DM-i 的 55km 版本确实会略逊一筹。

对比后可以清晰发现,吉利推出的帝豪 L Hi·X 就是为了对标比亚迪秦 PLUS DM-i,无论是搭载的发动机,还是电混系统,各项数据参数区别不大,甚至会略胜一筹比亚迪,两车拉开销量的差距就剩售价了,也就是看谁性价比更高。

三、价格预测

目前, 吉利星越 L 雷神 Hi·X 油电混动版已经正式上市,售价为 17.17-18.37 万元,提供两个车型版本。

  • Super 迅版本车型(17.17 万元)的配置与燃油版星越 L 尊贵型(15.52 万元)相当,相差 1.65 万元;
  • Super 睿版本车型(18.37 万元)的配置与燃油版星越 L 旗舰型(16.52 万元)相当,相差 1.85 万元。

再通过吉利缤越和吉利缤越 PHEV 车型差价对比,在同配置车型中,缤越 PHEV 多搭载了 15.5kWh 三元锂电池(纯电续航 85km),价格上则贵了 1.9 万元。

而帝豪 L 售价为 9.39-10.99 万元,那通过以上差价分析,预测帝豪 L Hi·X 售价将会在 12-16 万元

目前,比亚迪秦 PLUS DM-i 由于原材料涨价等原因,售价涨幅了 6000 元,售价调整后为 11.18-15.18 万元。

从价格可以看出,帝豪 L Hi·X 在价格上跟秦 PLUS DM-i 基本没有太大区别了,完全就是价格重叠的竞品车型。

不过如果帝豪 L Hi·X 起售车型也为 100km 纯电续航版本,那相比秦 PLUS DM-i 确实会更有优势。

当然,具体配置以及车型版本方面,还需要等待帝豪 L Hi·X 正式上市后,才能进行对比分析,我们也会第一时间发布,敬请期待一下吧!

那你们认为帝豪 L Hi·X 是否能成功挑战秦 PLUS DM-i 呢?

编辑总结:

总的来说,随着油价的提升,如今燃油车的用车成本也在逐步提高,因此目前也有不少消费者在考虑购置新能源车型,而插混车型对于多数消费者来说更有利于其多方位的用车体验。

帝豪 L Hi·X 未来上市后无疑也会与秦 PLUS DM-i 进行正面较量,当然比亚迪在新能源领域确实有着很强的号召力,不过吉利在家用市场领域的地位也不低,主打经济的帝豪 L 更是长期热销,是很多家庭的第一台家用轿车,如今这台使用吉利全新的雷神 Hi·X 混动技术的帝豪 L Hi·X 也进一步强化了经济性优势,同时还有绿牌、免税等利好政策。

如果帝豪 L Hi·X 在配置上能够继续延续帝豪 L 的高性价比,以及在价格上能够拿出诚意,或许真的能够成功挑战秦 PLUS  DM-i ,占据插混市场的一席之地。

  • 全部评论
  • 只看作者
  • 最热
  • 最新
  • 最早

这两年比亚迪有点神话了,其实DMI技术并不复杂,真正复杂的是HEV中的行星齿轮方案。比亚迪的刀片电池也过度宣传了,只是工艺的改进而已,相比宁德时代的ctp方案也没什么优势。这些年比亚迪真正做的好的是成本控制,就是全产业链优势,伴随疫情和缺芯,比亚迪的优势就发挥出来了。但比亚迪需要提高的地方也很多,例如架构、制造、底盘、内饰和一流厂商仍然差距巨大,有些比粉会说制造能力应该是比亚迪的优势才对,那建议去看看比亚迪的年报,100多万的产量,竟然需要28万员工,再看看比亚迪的生产车间,焊接竟然都是人工的

无知就补补课

回复 XCX8060ZB7BV楼主相对客观,有理有据,没看出你说了啥,感觉像不能虚心接受批评的粉红,比亚迪确实没有地盘和工艺等扎实技术呀,本身就是吃了政策、产业链(性价比)等红利,设计挖了个能看的,其它方面确实还是不行呀?

回复 澡堂歌手ycyl不服憋着。我赞赏一切进取和探索。特斯拉的一体成型和4680;长城在SUV和越野上的成功;吉利领克、极氪的向上突围;奇瑞在发动机、变速箱、底盘上的持续耕耘……特孝子、长城吉利奇瑞水军,帽子多可以多扣几顶嘛!我就是来取笑你们这些生物的当然你们也可以取笑我。我不想把自己包装成技术达人,你们根本不配提技术。你们如果真有新鲜观点,我乐于学习。

回复 XCX8060ZB7BV那麻烦你给我补补,如果说不出个所以然来也别在这瞎比比

回复 夏天的雨再说五连杆其实五连杆一个问题就是调教不好很硬, 虽然因为结构支撑性非常好,所以阻尼衬套倾角的拿捏更难了,以至于你会发现蔚来 c11 小鹏这些五连杆调教都有点生硬不如传统车企,五连杆能调教的软中带韧就非常厉害了。代表就是a4 ct5 特斯拉说实话除开mdole s m3的还是偏死硬点。海豹应该能比哪吒 零跑 蔚来 来的强,长安c385,说实话比亚迪和长安底盘标定也是卧龙凤雏。同样用料谁好谁坏不好说。不过海豹因为没无框车门 和掀背,还是百分之百ctc方案车体强度会更高而且底盘离地间隙更低。理论来说海豹会更紧实一点

回复 夏天的雨海豚口误了是车体强度提高,所以即便是秦那个悬挂质感也很了一个档次。。因为车架强度决定一个车的上限和下限,因为其他都好改能改,车架,除非你改整体的车体设计重新研发,否则能加强的只能说有限。

回复 秋幕夏底盘悬挂没那么简单,不是买个专利就能解决的,关键在于调教,调教需要多年的积累,极氪如果没有路特斯和沃尔沃帮忙也不可能调出这么出色的底盘。目前的国家政策插电混动肯定更有优势,可考虑到电池成本陡增、补贴取消和购置税减免滑坡,油电混动也是大的主机厂要必须布局的方向,行星齿轮方案最大的问题是高速再加速噪音大动力不足,目前吉利的3dht也算是一种比较好的解决方案,但3dht对齿轮加工要求极高,有点担心后期成本和良率,所以对帝豪l混动谨慎乐观吧

回复 夏天的雨现在主流就是大电池,至少是大功率电池, 而且日产那个小电池其实不便宜。。 比亚迪的瞬时也才50c。。那玩意80c 不过比亚迪的电池密度更高

回复 夏天的雨或者法拉利为什么做到50nedc电池跑赛道1圈不掉电,因为那玩意靠着大v8完全带得动 电池+电机。 而国内你做不到。你2.0t不可能用很低端车吧。成本压不住。而且你也没v6 v8 加工工艺看产量。量上去都好说,刀片工艺要求也很高,比811高不少,比亚迪现在也铺开量了。

回复 夏天的雨所以我说了比亚迪作为传统车企达不到极氪,总比新势力强吧。。而且总比用人家过期结构专利来的强吧。油混我始终不看好的原因是,真不如大电池来的简单暴力,丰田那么多手段 lc500机械素质只能说6分吧。虽然造型很完美,你油混前提是你如日产e power走小电池 高倍率路线那个2度电池可以做到20c持续放电,瞬时80c,3分钟放空电力,所以那个1.2t那么弱鸡情况下,epower动力还是非常好,电池你根本绕不开。星越l混动质感下降很重要就是你发动机不行的情况下,电池没法做到足够的功率释放,空有节能以至于行驶品质还不如燃油版。就很尴尬

回复 秋幕夏油混我目前也不看好,但还是要考虑用户的使用成本,如果没有补贴和购置税减免,尤其对于中国大部分没有家充桩的用户来说,单纯从使用成本来讲油混可能是更好的选择。刀片电池我也不否认有一定技术门槛,这是比亚迪的优势,但用户买车的时候是考虑的综合因素,内饰、底盘、安全和品牌的格调都很重要,比亚迪这几个方面都有欠缺,抓紧时间补足短板才是正道

回复 夏天的雨不对2度也不太够immd就是2度电池长期电池只有一半电。。起码比亚迪那种8度比较好

回复 夏天的雨反正2度电池是下限了。不能更低了。再低就影响品质了

回复 夏天的雨油混没什么必要immd很说明问题了,电驱为主必然要依赖大电池,小电池你的刹车失灵馈电问题都很麻烦, 实际上当年immd这块事故比比亚迪多的。。就是因为小电池和发动机切换逻辑问题。

回复 夏天的雨比亚迪很鸡贼的,如果在宋系列插新车还换悬挂会被人骂死。那些没提到宋plus的人。。怎么想,但是如果丢军舰系列。。就好很多。因为可以说是新车型。现在比亚迪玩的就是交替迭代的路子,比如宋pro比宋plus后排更厚改进了下座椅,屏幕8寸的, 到护卫舰05又拉长10公分后排更长了。就这样小修小改优化产品

回复 夏天的雨安全我不担心,这东西就是后发先制,你新平台肯定比老平台好就像e3。0的海豚安全和质感就是比好猫好,极氪sea平台比 小鹏和汉强。就是后发者会尽可能的针对补强投入研发。 这是良性竞争。比如海狮给了腾势我估计18500的高转电机就能上了毕竟35w价格和mdoley持平了 不上高转电机说不过去。 不担心这个

回复 秋幕夏技术不想再讨论了,不要小看新势力,电动化已经走了一大半,后期更重要的是智能化的竞争,企业的竞争最终是组织架构的竞争,目前传统车企在组织架构上难以吸引到一流的软件人才,智能汽车马拉松才刚刚起步,如果投资的话建议多关注一下企业文化、组织架构和领头人,如果纯粹车友爱好可以忽略此条,最后一条,不再讨论了

回复 夏天的雨这个确实,因为即便新势力机械其实也是及格线之上了,核心是智能化。慢慢看了 这代我担心bba 美系中系因为本身互联网底子就好没大问题,韩国互联网也是捆绑在美国体系喝汤的。

回复 秋幕夏比亚迪三电没说的 但是目前急需提升的不是底盘 毕竟中国人对底盘这种东西不敏感 比亚迪最需要的是审美 所有车型都脱离不了一个土子 用料很舍得 但是真的土那个内饰 别提了

回复 lxxxxdx没辙只能慢慢看后续产品了。现在不说惊喜别有惊吓就行

回复 夏天的雨短板在补了吗,传说护卫舰07不是新车型也有上e型4连杆 双球麦弗逊了吗 ,海豹双叉臂五连杆不用说 【看结构很像宝马系的悬挂设计】元plus不用说最早上新悬挂的 内饰比亚迪只能说还在摸索期,有特色,但是不高级。

回复 夏天的雨元p是双球麦弗逊 e型四连杆了 我估计以后就是新车型标配了,护卫舰07不知道是不是新车型。如果唐换壳就老悬挂,新车型肯定也会换,至少升级到主流悬挂水平了

回复 夏天的雨架构没法评价,因为e3.0的海豹还没出来,至少海豚因为车机强度提升好不少,底盘悬挂,我是怎么觉得,以往比亚迪底盘差啊是因为没买专利,用的是福特过期技术,这次新车型买新专利 ,我觉得你再差不可能比新势力差,及格线之上肯定有 小鹏保时捷外包那边拿的,蔚来路虎系的, 极氪大众系 丰田买的福特e悬挂系列。技术豁免。我估计比亚迪也是做了技术交叉豁免吧。底盘再差总比当年蔚来es8才出来的时候来的强。接近达到东风岚图的水平问题不会太大。达到极氪就挺困难的

回复 夏天的雨比亚迪这套难地方是,别家可以弄,但是你搞出来成本优势还是迭代速度都会差,市场经济就是先发优势, 行星齿轮我不觉得多好,因为主体还是靠油混,以至于动力性能并不行,扭矩上不去,在大型suv根本没法用 最典型就是lc500那个行星齿轮 6at模拟3挡变速实际上工程来说不算好,和同期gt跑车比,你车重不说,因为电池倍率上不去反而性能也不行。就很尴尬,复杂不等于好,dm3,0很好吧复杂吧,但是走到头就是极星1 极星1也是看起来很好,但是你又强发动机 强电机导致,超重严重,在赛道前轴电机+发动机推头根本抑制不住,馈电后反应依然很差,而且侧倾严重,后电机根本拉不住前轴。以至于你要么电驱就完全电驱,要么就油驱动就法拉利那种大马力发动机靠着高效发动机补能

回复 夏天的雨刀片电池的优势是他的产业链专利都是比亚迪核心是60厘米刀片,长城那个短刀片没有意义,为什么因为叠瓦看起来很简单,但是要做到超过6厘米的长刀片架构,比亚迪不是没找过西门子,大家都不愿意做因为费收费力,要做如此长的电池良品率和压制工艺要求很高,以至于现在比亚迪的刀片电池工艺的自动化完全是比亚迪独一家其他家没有,而且只有60厘米的刀片才能作为车身应力结构件,所以说长城的短刀片没说明意义因为你和普通铁电池拉不开差距。

回复 夏天的雨你无知我为什么要给你补?不是你瞎比比在先?你说得对,比亚迪啥技术优势都没有,就赢在成本控制,然后让消费者排长龙买单,你自己不觉得奇怪?为什么比4万一下子让对手那么害怕?人云亦云还觉得自己独立思考,无比正确。

回复 XCX8060ZB7BV打了这么多字,一点有价值的观点都没有。lz也没有一味说比亚迪不行,优势也提了。

回复 XCX8060ZB7BV比粉真的是难缠,说不出个所以然就跟你胡搅蛮缠,算了以后永远不再讨论比亚迪,

看到你说的比亚迪28万员工生产100万辆,还人工焊接,就觉得你没有去了解。。。比亚迪不仅仅是汽车制造,还有电子,轨道交通,半导体,光伏这些板块。

回复 XCX0858gPWXa比亚迪的造车工艺水平在几个自主大厂里面垫底不是众所周知的吗?你有见过比亚迪宣传自己的造车工艺吗?比亚迪除了三电稍微好点,其他水平都是国内落后的

回复 砳天去掉其他业务,比亚迪造车人员14万总归是有的吧,再看看长城、吉利的员工总数,比亚迪这个数字也很离谱。比亚迪的全产业链到底是不是优势现在还不好判断,可以研究一下台积电和英特尔

比亚迪又不只是造车,28万员工很多吗?

比亚迪电子,比亚迪半导体,比亚迪汽车,还有现在的弗迪动力,弗迪电池,弗迪科技,弗迪精工

明白人(善于思考的总是那10%不到的聪明人),只是换了个动力总成而已,其他还是原来的,即使用奥迪脸也变不了奥迪

很多东西自己造的确是可以大幅降低成本,但质量如何不好说,零部件目前看还是大牌供应商靠谱些,学丰田那是要时间积累的

这个价位的车还是看谁更便宜,动力强一点没用的,何况还是个三缸。

是四缸bhe发动机

回复 砳天bhe15是四缸没错,但是这个是纯燃油发动机,混动用的是dhe15三缸

2022-03-31 回复 举报

回复 张一根帝豪L的雷神用的就是bhe15,100%确定

回复 砳天实话,一样省油,快我1秒有屁用

胜算:0

账面数据肯定做的没问题,但是最重要的插混技术呢,馈电驾驶体验怎么样,比亚迪可是有十几年插混的经验和教训了吧

十几年?dmi是最新技术跟以往都不一样,不然怎么搞不定无法保电,ev受限

重点是DHT Pro的三档变速和20多种组合工况,惊喜层面基本从这套动力总成来看实测是否有超出期待的地方

有点奇怪吉利这套DHE加上3dct变速器成本不低,用在帝豪L这种低端车上怎么定价,如果定价超过比亚迪秦DMI肯定是死路一条,毕竟这个价格的消费者对价格非常敏感

单档的b牌就是个残疾,在电动出问题下高速没办法完全直驱导致失速,3档是优势,无论是吉牌的双行星齿轮组3档还是奇牌的双离合3档,就连和b牌技术路线一样的长牌2档也比b牌的强

发动机和星越雷神不同,这个是4缸

雷神混动是基于雷神智擎打造的,bhe15四缸是给纯燃油的,而dhe15三缸才是给混动的

2022-03-31 回复 举报

回复 张一根现在帝豪宣传的是雷神超级电混,宣传图也只有宣传是采用dhtpro三档变速箱。按照微博@球墨铸铁BX 的爆料,dhtpro3变速箱除了dhe15还有适配其他发送机,这样热效率虽然差点,但人家认四缸。他的微博里还有网友关于帝豪发送机参数截图,我来找下

既然技术路线差不多,刚比亚迪就对了,品控、颜值都要好吧!把雷神混动标签宣传做好。

是的,给消费者多一种选择,不然在这个价位的插混确实只有比亚迪了

2022-03-31 回复 举报

数据没输过 实战没赢过

如果价格差不多,可以抢占一些市场。

成本控制,特别是三电成本,比亚迪完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