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驾平权≠安全平权
文章

  在2025年智能驾驶“大乱斗”的背景下,车企们纷纷以“端到端”“车位到车位”等炫技功能争夺用户眼球,甚至出现“智驾平权”概念下的硬件减配潮。智驾平权≠安全平权,当技术竞赛陷入参数内卷时,生命安全的底线是否被真正敬畏?
硬件冗余是安全的基石:当前多数车企通过阉割智驾硬件(如取消激光雷达、减少芯片算力)推出低配版车型,本质是将安全分级。而蔚来全系标配四颗激光雷达、三颗Orin-X芯片的“冗余配置”,看似成本高昂,实则是为极端场景中的系统容错率买单。
事故警示与商业逻辑的博弈:小米SU7事故引发的行业震荡证明,消费者对智驾的信任极其脆弱。部分车企通过“分版本销售”降低购车门槛,本质是将用户置于“概率安全”的赌局中。而蔚来将激光雷达、高精定位等配置作为标配,正是对“概率安全”商业逻辑的否定——生命没有试错空间。
用户选择:短期利益与长期价值的权衡,蔚来车主戏称要“卖掉激光雷达”,侧面反映出市场对硬件价值的误判。当友商以“智驾平权”名义压缩硬件时,蔚来的“安全平权”反而成为稀缺价值。
智能驾驶的终极目标不是炫技视频中的“零接管”,而是用冗余设计构筑安全防线。在这个“软件定义汽车”的时代,硬件平权才是对生命最本质的尊重。蔚来用户或许暂时看不到激光雷达的“存在感”,但当极端场景来临时,这些沉默的传感器可能就是守护生命的最后一道保险绳。

写评论
积分赞赏
点赞
评论区
  • 收藏
  • 举报
  • 加入黑名单
回到顶部
  • 全部评论0 条
  • 只看作者
  • 最热
  • 最新
  • 最早

前排沙发空着~

还没有人评论哦,快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