猫哥爱聊车

猫哥爱聊车

关注0 粉丝0 获赞2

  • 加入黑名单
  • 创作成就
  • 最新
  • 动态
  • 文章
  • 视频
  • 点评
  • 闲置
  • 投票
  • 个人信息
  • 门店优惠
  • 全部
  • 动态· {{circleNum.ins_num}}
  • 文章· {{circleNum.article_num}}
  • 视频· {{circleNum.video_num}}
  • 点评· {{circleNum.remark_num}}
  • 闲置· {{circleNum.sale_num}}
  • 全部
  • {{item.name}}·{{item.contentNum}}

优惠活动

抵扣券

权益礼包

近期,车质网数据显示,埃安旗下AION Y系列、AION S系列等多款主力车型集中出现电池压差大、充电速度下降、续航里程缩水等问题。消费者反馈,部分车辆出现电池故障码、续航里程大幅下降甚至在行驶过程中无法继续行驶等严重故障,在质保期内更换电池后仍存在同类问题。   而引发消费者不满的是厂商在处理问题时的消极态度与责任推诿。截至2025年4月,相关投诉案例已覆盖广东、福建、浙江等全国多地,部分车主甚至因更换旧电池包、维修争议等问题走上法律诉讼道路。   从个案到群体,埃安电池问题多发   在车主案例中,有车主在2022年购买的AION Y于次年电池出现问题,由于在质保期内,4S店更换一块旧电池后问题解决。但之后在行驶过程中电池再次出现问题,经检测同样是电池故障。厂家和4S店的人员明确此车已过汽车三包规定时间,同时表示三包规定没有要求更换新配件为由,拒绝为电池维修更换。   这并非孤例:某车主在2024年10月因系统提示“电池压差过大”送检,却被厂家以“电池底板轻微刮痕”为由拒绝质保,需车主自行将划痕解决后才进行质保。同时,某埃安AION S Plus车主在今年2月初接到4S店联系,反馈工信部监测到动力电池压差过大,需要去当地4S店检查,检查后告知需要更换动力电池,电池更换完成后,4S店表示更换的是新电池。但车主随后发现,电池底部有明显的大面积焊接和打磨,车主怀疑电池仅进行了拆解维修,并未如4S店所说更换新电池。   更值得关注的是,埃安车型被车主集中投诉续航里程缩减以及充电速度降低等问题。有车主投诉,其购买的AION S Plus在行驶3年后,续航从602公里暴跌至130公里,充电量缩减60%以上。   目前埃安的电池涵盖磷酸铁锂、三元锂等多种化学体系,供应商涉及中创新航、宁德时代和孚能科技等多家企业。其中孚能软包电池在AION S、AION Y等车型中引发的投诉占比超过60%。消费者反映,孚能电池存在系统故障、续航虚标等通病,即便在质保期内更换电池,新电池仍为同一供应商产品,导致问题反复出现。   动力电池压差过大的危害与机理   根据车质网接到的车主投诉显示,其购买的埃安车型出现“动力电池压差过大”问题较为普遍。动力电池压差是指电池组内各电芯之间的电压差异。根据国家标准GB/T 31485-2015,正常情况下电芯间压差应控制在10-20毫伏以内。当压差超过这一阈值时,将引发一系列连锁反应:   1、续航里程腰斩式下降   电池组遵循 “木桶效应”,最弱电芯的电压决定整体输出能力。这是因为当部分电芯提前达到放电截止电压时,BMS会强制切断整个电池组的输出,导致剩余电量无法释放。   2、充电效率断崖式下跌   充电过程中,高电压电芯会率先达到满电状态,触发过充保护机制,迫使充电中断。用户常反映的“充电跳枪”“充电时间缩短”现象,正是压差过大的直接表现。   3、安全风险指数级攀升   压差过大可能引发电芯过充或欠充,导致电解液分解、产气甚至热失控。此外,高压差还会加速电池老化,缩短使用寿命。实验数据表明,压差每增加10毫伏,电池循环寿命将减少约15%。   4、系统锁电与性能阉割   为避免安全风险,BMS会对压差过大的电池组实施“锁电”策略,限制可用电量。某用户的AION S在质保期内更换电池后,标称续航从510公里降至420公里,实际使用中不足350公里,经检测发现新电池仍存在压差。   这也就导致在高强度使用场景下,电池长期处于高SOC(荷电状态)区间,加速电芯老化。实验数据显示,在80%-100% SOC区间循环2000次左右,电芯容量衰减可达25%,而压差增幅超50%。   埃安电池危机实质上是新能源汽车行业共性问题的集中爆发,更深层次的行业顽疾在于电池健康评估体系的不透明。当前厂商普遍采用BMS(电池管理系统)后台数据作为故障判定依据,但该系统的数据采集精度与算法逻辑缺乏第三方监督。这种软件数据与用户体验的割裂暴露出评估机制的缺陷。   此外,电池维修技术标准缺失导致市场乱象:部分服务商为降低成本,仅对故障模组进行电压均衡而非更换,这种“修复”后的电池包虽能暂时通过检测,却埋下热失控隐患。   当车企将续航里程、智能配置作为主要卖点时,却忽视了电池这种核心部件的长期可靠性。如何建立统一的电池健康评估标准、强制厂商公开质保判定数据、完善电池维修技术规范,这些举措已刻不容缓。

6
猫哥爱聊车 点赞 2
你已将对方拉黑,无法查看其主页内容
由于用户设置,你无法查看其主页内容

暂无相关内容

暂无相关内容

试试换一个关键词搜索吧
已加载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