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etailStore.author.is_follow?'已关注':'关注'}}
《理想i8上市发布会后的一些思考》 昨晚理想发布会,虽然不到小米发布会那样的全行业集体收看的程度,但也属于大家都会关注的级别,价格在预期之类,油电同价的策略,之前大多数人都猜到了,到今天早上为止,我看新出行理想社区的评价有褒有贬,我也想说说一些自己的思考: 1:理想的组织架构决定了,理想会把增程和纯电打包在一起考量销量,而不是单单集全公司之力来突破某一台纯电的销量。而且理想还有一个套娃的产品策略,又决定了理想不会单看一个i8的销量,而是会统一起来看整个i系列的销量。 这是我们今天判断和分析理想接下来产品营销策略的两个基本原则和方向。 三条产品线架构下每条产品线的人数其实很少,负责了i系列也同时负责同级别的L系列,理想这么看重现金流和利润的公司特性,给大家的考核方向应该是很明确的,这也是今年L系列没有大改款,很多人看不懂的一个原因,这么大销量,这么久的销售时间(相对于现在这么卷和短迭代的当下)的L系列,不容有失。 2:我在评审i6的时候,和昕扬感慨,理想确实应该把6和8打包在一起营销,而不是两台车分属两个产品线团队,各自为战。我觉得李想肯定也能想到这一点,6的目标市场是几倍于8的,而雷军用YU7在前面开拓和普及了的“20多万买纯电的明治维新教育”,给i6开拓了一个无比开阔的市场。 这套设计语言,我也觉得更适合小一点的车型,因为不用考虑第三排的头部空间后,C柱后的线条明显下压,那种“工具车”的感觉顿时就没了,几个提前评审的老媒体人,都找到了一点点当年我们在拉斯维加斯体验FF91的小版本的感觉。 3:i8是一台很有竞争力的车,但纯电大三排这个市场,确实还需要更多人的努力和深耕: 理想开拓了三排大增程市场华为普及了它; 特斯拉开拓了20万纯电市场小米普及了它。 30万纯电大三排的市场,现在暂时只能是那些“已经决定了要买这种车”的用户,而不能把游离用户拉进来。 i8是这个细分市场里对家庭舒适敏感的人群的最佳选择,但这个细分市场就这么大。很多人觉得昨天i8的SKU不合理,应该冰箱彩电都标配,但如果这样,销量并不会扩大很多,反而失去了未来在i6和明年增程大改款上的后手,你觉得划得来吗? i8会是一台和MEGA一样,需要慢慢煲的老火汤,销量也许一下子不会太惊人,但会让这个细分市场的人们慢慢认识到他的好和独特之处,更何况这个细分市场的总量也在增长。 4:理想最重要的护城河还是L系列,对理想最重要的产品线也短期还是L系列,华为会在今年基本完成他们的增程系列的大改款,而中国其他车企模仿理想问界的17款增程大三排,也会在今年年底和明年一季度全部上市完毕。 好!对手全部出完牌,后发制人的理想L系列大改款就会来了! 目标就是要完爆前面的所有人,至少在技术指标上可以压倒所有人,学习雷军好榜样的李想可不是只在小小的短视频,抖音上温柔说话风格上的学习,“第一最强最好”的雷氏产品爆款法则,叠加李想之前的“汽车之家用户心理透视法则”,这就是你们明年会看到的理想L系列大改款。 最后: “当年的照片,在五元桥的,麻烦也给我一份。” 这是李想在去年4月24日晚上给我发的一条微信,后来他在朋友圈罕见的发了一条非广告的朋友圈,就是我和他时隔7年的一个合影,理性到极致的人,偶尔也会有一丝感性的流露。 人们只会看到理想汽车走过的7年,而往往忽视了这个中年男人身上流淌过同样的7年,生命已经流过青春湍急的峡谷,来到相对开阔的大平原,一方面学习小米的优秀之处,一方面也是自己的更从容和清澈起来了。 很喜欢蒋勋老师写过的一个结尾: “希望大家读完这首诗,一走出去就忘掉。 有一天,你不要盼它,它就会回来。”
最后编辑于 · 2025-07-30
  • 全部评论{{detailStore.commentnum}} 条
  • 只看作者
  • 最热
  • 最新
  • 最早

「待审核」

首评 {{ comment.relativeTime }} 已被赞赏 {{comment.integral}} 积分 回复

{{ type!=10 ? '前排沙发空着~' : '暂无相关评论' }}

{{type!=10 ? '还没有人评论哦,快抢沙发吧!' : '发表一下个人看法吧'}}
写评论
积分赞赏
点赞
评论区
  • 编辑
  • {{is_favourite ? '已收藏' : '收藏'}}
  • {{is_personal_top ? '取消主页置顶' : '个人主页置顶'}}
  • 举报
  • 加入黑名单
  • 删除
  • 取消置顶
  • 置顶推荐
    • 6小时
    • 12小时
    • 24小时
    • 3天
    • 一周
    • 长期
  • {{digest?'撤销精华':'设为精华'}}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