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全站推荐
- 全站置顶
- 首页推荐
- 撤销社区推荐
-
置顶推荐
- 6小时
- 12小时
- 24小时
- 3天
- 一周
- 长期
- 设为精华
- 热门推荐
- 撤销审核
- 进小黑屋
- 生成议题
错过了YU7,还有G7……G7会不会成为小鹏最好卖的SUV?

【灵魂拷问】小米YU7提车要等一年怎么破?要不,省10万买个小鹏G7“平替”?
【先说结论】雷神都说了,等不了YU7的,建议去看看G7嘛……探店试驾小鹏G7实车之后的感觉,小鹏继MONA M03、P7+之后,几乎无悬念又将迎来改写市场格局的第三个爆款——小鹏G7,家用(几乎)无槽点的水桶SUV。

突然有一种感觉,20-30万级五座纯电SUV,将会是“77Y”的世界。小鹏G7+小米YU7,“小小联袂”将很快超越神车MODEL Y的销量(其实雷神单干就已经够了,嘿嘿)……悟了,小鹏G7为何要上图灵芯片,2000T算力第一有啥意义?独有的追光AR-HUD能成为卖点吗?

【算力第一的价值】
小鹏G7全球亮相,2000TOPS的算力震翻全场,AI汽车或许是个“概念”,但三颗图灵芯片2200T的算力可是实打实的“武力值”……这回小鹏G7站稳了“全球算力第一”的新能源车(超过了TESLA),在传播上,绝对会是一个“免费的”流量爆点。


L3 Ready意味着小鹏G7 ULTRA是小鹏首款硬件支持L3的车型,将来法规放开之后,通过软件OTA就能实现L3级别的辅助驾驶能力了……从小鹏P7+开始,切换纯视觉的鹰眼AI智驾之后,小鹏XNPG的体验一直就是智能辅助驾驶的第一梯队表现,到了小鹏G7,有了自研图灵芯片,实现全球第一的算力(2200TOPS),相信在L3时代真正到来之前,G7也能有更优秀的智能辅助驾驶表现。

你说得对,你未必一定需要智驾,但有了如此明确的“记忆点”,小鹏G7的传播就容易多了。在如今的新能源市场,算力第一的含金量还是高的……不像某家友商,虽然某项技能是“唯一”,但解释成本实在太高了。

还有一个最关键的因素,即便是算力第一,小鹏G7 ULTRA也才卖你22.58万,比小米YU7标准版还要便宜3万!
【满配的诚意】
小鹏G7全系都给了后排舒适配置满配,通风、加热、按摩全系标配……不用想,就是给“挤牙膏”的竞品们好好上了一课。如果那增配的BOM成本与传播效应相比的话,简直就是四两拨千斤的效果,不要太划算哈,“全车四座都满配”这个概念,对于家庭用户来说,本身就是“活”广告!


再加上G7的追光全景AR-HUD,实际效果,毫不掩饰的强大……就问竞品,多花点研发成本,能产生一个“业界唯一”的自带流量话题,省下大笔广告费,这账怎么算都值回票价了吧?

再加上G7无敌“变态”大空间,尾箱819L常规容积,放倒后排座椅后扩展至2277L,能放37个20寸登机箱……就这装载能力,“空间怪兽”又是一波免费流量。

还有值得一提的,G7标配的流媒体内后视镜,显示效果非常清晰……而且对于戴近视镜的我来说,竟然没有晕眩感,不知是有黑科技,还是纯粹因为SUV空间有了足够的距离。

G7最终上市定价19.58万(602长续航MAX)起,702超长续航MAX是20.58万,即便三颗图灵芯片算力2200T的702超长续航ULTRA版也只需22.58万……干脆别等YU7了,20万出头的价格,就能买到“857”(全系800V,5C电池,CLTC702㎞续航)最强纯电智驾家用SUV了,就问五座竞品们还想怎么“津津乐道”?

还是那一句,诚意,就是王道。
【追光全景AR-HUD】
试驾小鹏G7的时候,我最期待的就是追光全景AR-HUD,毕竟是值得小鹏单独来一场发布会的嘛。发布会上给我留下最深印象的,就是“真贴地”的导引显示技术,要知道自从几年前第一次在奔驰EQS上体会过AR-HUD的震撼之后,如今AR-HUD已经几乎在中国新能源市场“普及”了,都快成豪华标配了……但试过各路品牌的实际效果之后,渐渐有一种“祛魅”的作用,内心竟然觉得稀疏平常了。

直到小鹏追光全景AR-HUD的发布会,当时虽然没在实车里体验过,但光是现场的PPT“实拍效果”就足够哇塞了,最期待的,就是小鹏X华为一起自研的“实地”导引……几乎就把前挡风玻璃变成了“全息”显示屏了,这才称得上“AR”嘛。

真的试驾G7,亲眼看到追光AR-HUD的表现,我给出的评价是——远超同级、未及预期(不是谐音梗哈,真是预期,不是小米YU7,哈哈)……所谓远超同级,那是因为从显示的夸张特效,到信息的丰富程度,提示的实用价值,都无愧是目前业内同级最佳表现,甚至于如果你第一次看到动态的HUD场景,你可能会有不太适应的感觉,这就是“梦想照进现实”的未来感(依旧不是谐音梗哈,真的未来,不是蔚来哈)。

但,我必须说但是,与发布会营造的预期相比,还是有点落差的……放开了说,就是期望值拉的太高,实际没有发布会宣传的那么神。如果路上车少,车速起来后,引导箭头的确几乎是可以贴地显示的;但如果到路口,车速放缓,或者前面近距离有车的时候,那个箭头就会有一种要向上“起飞”的感觉,说好的贴地呢?

另外,除了调节范围巨大之外,发布会说的“不晕不晃不闪”,实际也并非那么完美,甚至对于偏光太阳镜依旧“无解”……希望小鹏能像小米一样,交车送非偏光太阳镜吧,嘿嘿。

当然,以上只是个人主观感受,千人千面,还是需要你自己亲身体会……我之所以“吐槽”,也是为了降低你的预期,或许反而就是惊喜呢,你说是吧?
【底盘就是底气】
小鹏G7的底盘,虽然依旧没有空悬(G7本质是同平台G6的精装版,并非更高等级G9的青春版),但终于有了DCC(其实就是熟知的“CDC”,但不叫CDC只是技术商标的缘故),让G7的底盘具备了动态持续可变的调节能力……说人话,就是可以动态调整软硬了。

顾名思义,软硬的动态调整,而且是可以连续的调整,就意味着G7有更好的路况适应能力,而且也能在不同驾驶模式之间对于路感产生更大的差异,从而拉开各种驾驶模式的区别……不仅仅是电门、刹车的响应,不仅仅是方向盘的轻重了,还有来自底盘的软硬。

G7的舒适模式,那是真舒适,尤其后排,很软很舒适;G7的运动模式,那的确会相对硬一些,过弯侧倾会小不少,只是后排还会有点“小碎”……如何取舍看个人,但我的推荐是,既然主打家用,G7就该舒适。只是当自己一个人开车的时候,偶然“运动”一下,也能是另一种享受。


【智力是G7的王牌】
相对于小鹏目前的全系车型,G7不仅是算力最高的,而且也是智能化体验最好的(理想同学别不服,我说的只是我个人的评价)。

随便举个惊艳的例子,小鹏G7上的语音交互,已经几乎到了随心所欲的地步,你甚至可以先说指令,然后再补一句“小P”即可,不用先唤醒小P再跟它喊话。这种体验是颠覆性的,更符合直觉,这才是智能……肯定会有车友提及“免唤醒词指令”的能力,我并不反对免唤醒的能力,但你试想一下,如果你把车看车一个“机器人”或者智能体,你在交互的时候,是不是拟人的状态,才是更自然的状态?(而非对着空气说出那些被事先定义好的免唤醒指令)

“导航去最近的充电桩,小P!”vs “你好小P……(等待响应)……导航去最近的充电桩!”,哪一种更符合你对智能的期望?小鹏G7上,你能期望的可以更多,在XNGP智驾的过程中,你甚至可以让小P帮你切线超车,寻找车位,靠边停车,动动嘴就行……这体验的确“真”智能。

至于智驾嘛,无需多言,但凡带着对激光雷达的“信仰”去试XNGP的,一般都会收获惊喜,因为期望与惊喜成反比嘛。小鹏G7的智能辅助驾驶体验,绝对对得起“老司机”三个字……有没有激光雷达,并非判断的唯一标准,小鹏与鸿蒙谁更强其实不重要,小鹏XNGP够不够强才更重要。只要你亲身试过,你就会知道,体感好才是“真的好”。

小鹏G7,咱不说别的,就这个价位,这个段位,这个算力,XNGP全系“标配+终身免费”,恐怕没谁了吧?
【定价才是王炸】
如今小鹏越卖越好,为何?……因为老百姓眼睛雪亮的,相对于产品实力,定价有没有诚意,市场销量就是试金石。

去年小鹏MONA M03绝地翻身,靠的就是肉眼可见的性价比。随后的小鹏P7+也是一样,不仅站稳了脚跟,而且竟然还抢到了部分SUV的市场。而后的G6/G9焕新,虽然销量比过往有大幅提升,但并没能延续MONA和P7+的爆款口碑,究其原因,要么是产品力的遗憾(比如G6的后排),要么是价格的匹配(比如G9顶配已靠近30万区间)……而如今小鹏G7,又回到了小鹏最擅长的价格区间,产品力却在G6基础上突飞猛进,有理由期待G7成为小鹏新爆款。

你说,小鹏G7拿下算力之王、空间之王、配置之王,然后直接祭出19.58万的起售价,就连ULTRA也只不过22.58万,这样的诚意,能成吗?

【郑重声明】 本文,绝非软文和AI作文!网络环境需要大家齐心维护,希望每一个真实的声音,都能被善待,谢谢。
回到本文开头,错过了YU7,还要放过G7吗?……你问我买不买?我等小鹏X9上油箱,开句玩笑哈。我还在等7.12岚图FREE+亮底牌呢,万一四驱空悬顶配的岚图FREE+跟小鹏G7 ULTRA同价呢?届时对我来说才是真难题,用“40度”电池换油箱、空悬和四驱,用图灵换乾崑,换你,你会怎么选?我,我选遮阳帘,嘿嘿。

(作为国产新能源老白鼠,仅仅分享个人感受,从未恰饭,也无意黑任何人,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非喜勿喷,请高抬贵手,在此先谢过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