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全站推荐
- 全站置顶
- 首页推荐
- 社区推荐
-
置顶推荐
- 6小时
- 12小时
- 24小时
- 3天
- 一周
- 长期
- 设为精华
- 热门推荐
- 撤销审核
- 进小黑屋
- 生成议题
腾势登陆欧洲:中国豪华汽车向BBA大本营的「诺曼底登陆」

米兰设计周,这个被称为“设计界奥林匹克”的舞台,向来是欧洲传统豪华品牌的主场。
而今年,中国猎装车——腾势Z9GT的亮相,却让欧洲媒体和观众集体围观。

中国汽车出海:从「以市场换技术」到「用技术抢市场」
20年前,中国汽车市场是“技术洼地”,合资品牌靠技术换市场,一台进口车动辄加价数十万;

20年后,比亚迪、腾势们带着自主研发的三电技术、智能驾驶和云辇系统,反向攻入BBA(奔驰、宝马、奥迪)的欧洲腹地。这背后是一场产业逻辑的颠覆。

数据显示,2023年中国汽车出口量超越日本登顶全球,其中新能源车占比超30%。腾势母公司比亚迪更是横扫欧洲市场:2024年一季度,比亚迪在英国销量同比暴增551%,西班牙增长734%,葡萄牙增长207%。
中国车企已不再满足于“性价比”标签,而是用技术专利(比亚迪全球累计申请专利超4.8万项)和豪华定位,直接挑战欧洲百年汽车霸权。
猎装车为何是腾势的欧洲“破门锤”?

欧洲人对猎装车(Shooting Brake)的情结,本质上是对“功能美学”的执念。从1950年代的捷豹XK140到奔驰CLS猎装版,猎装车代表着欧洲精英阶层对“性能+实用+腔调”的极致追求——既要能飙车,又要能装下高尔夫球包和红酒箱。而腾势Z9GT选择以猎装车形态进入欧洲,堪称一次精准的文化狙击。


腾势的解题思路是:用东方美学重构欧洲经典。Z9GT的“丝绸腰线”设计弱化了传统猎装车的肌肉感,代之以流动的曲线;座舱内“星羽”材质将中国刺绣工艺融入皮革纹理,既保留猎装车的优雅格调,又注入东方含蓄美学。这种“熟悉的陌生感”,恰是欧洲设计圈最热衷的命题。

易三方技术:中国科技给欧洲上的“停车课”向世界展示中国豪华
如果说设计是敲门砖,技术才是腾势真正的底牌。欧洲老城区的狭窄街道(如米兰的Brera设计区,道路宽度普遍不足4米),让停车成为一场噩梦。而腾势Z9GT的「易三方泊车」功能,直接把发布会变成了“技术路演”:


- 圆规掉头:在断头路中实现原地180°调头,转弯半径比MINI Cooper更小;
- 智能蟹行:侧方泊车时车轮可横向移动,车身斜插入库,对空间利用率提升40%;
- 180km/h爆胎稳定控制:高速爆胎后车身姿态调整时间<0.1秒,远超传统ESP响应速度。
这些技术背后,是比亚迪十年投入超千亿的研发成果。

当德国工程师还在优化内燃机热效率时,中国车企已用电动化平台重构了汽车操控逻辑。
腾势登陆欧洲,绝不仅是一个品牌的出海。它标志着中国汽车工业完成了从“学生”到“挑战者”的身份切换,当德国《明镜周刊》感叹“中国车已学会用我们的语言打败我们”时,或许更该思考:

在电动化赛道上,究竟谁才是“传统”,谁才是“新势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