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全站推荐
- 全站置顶
- 撤销首页推荐
- 社区推荐
-
置顶推荐
- 6小时
- 12小时
- 24小时
- 3天
- 一周
- 长期
- 设为精华
- 热门推荐
- 撤销审核
- 进小黑屋
- 生成议题
过去的 2024 年,各家车企都在智驾上下足了功夫,以往我们关注更多的是卷算法、卷硬件、有没有激光雷达等等。而其实在我们所忽略的芯片端,各家供应商也是下足了功夫开启了新一轮的军备竞赛。
那么就让我们一起来看一下,目前主流的智驾芯片都有哪些。

一、英伟达
- Thor 系列
在 2025 CES 电子展演讲现场,英伟达 CEO 黄仁勋宣布,公司正式推出下一代汽车智驾芯片“Thor”系列,该系列芯片共划分为 X U S Z 四种规格,算力覆盖 1000-275 TOPS,以满足不同的智驾算力需求,采用 4nm 制程,2025 年即将上车。

但目前新势力中的小鹏、蔚来等并未出现在 Thor 系列芯片的合作名单当中,这两家国产车企未来都将转向自研芯片。李斌曾透露,蔚来在 2023 年像英伟达采购芯片耗费了大量预算,将逐步转向自研芯片降低成本。
- Orin 系列
Orin 系列我们则更加熟悉,其中 Orin-X 芯片算力达到了 254 TOPS,采用 7nm 制程。小鹏 P7+、小米 SU7 Max、理想 Max 系列、蔚来车型等等都采用了 Orin-X 系列。
Orin-N 由于算力以及成本限制,目前已经渐渐淡出我们的视野,国产车型采用该芯片的主要为腾势 N7。
二、Mobileye

- EyeQUltra
Mobileye 将在 2025 年量产 EyeQUltra 智能驾驶芯片,算力达到 176 TOPS,采用 5nm 制程。但目前还并未有更多的消息,我们会持续关注。
- EyeQ6H
Q6H 芯片与 QUltra 同期,但其属于中低算力芯片,算力达到了 45 TOPS,采用 7nm 制程。
- EyeQ5H
Q5H 我们就较为熟悉了,为目前大规模上车的主流芯片,算力 24 TOPS,采用 7nm 制程。极氪 001、极星 4、smart精灵#1 都采用了该款芯片。
三、高通
- SA8650P
比起座舱芯片,高通智驾芯片起步要稍晚一筹,但目前其 SA8650P 已经上车零跑 B10 和红旗天工 08,主打性价比。目前达成合作的车企包括宝马、通用、大众、奔驰等,算力 100 TOPS,采用 4nm 制程。

- SA8775P/8620P
这两款芯片目前还处在早期阶段,此前有消息称 8775P 将搭载于哪吒汽车,但目前消息暂不明确。规格上,8775P与8620P 均采用 4nm 制程,算力分别为 72/36 TOPS,参数低于 8650P。
四、特斯拉
- HW3.0/4.0
特斯拉 HW3.0/4.0 为智能驾驶域控平台名称,目前 HW3.0 应用于 Model S/X,平台算力为 144 TOPS,14nm 制程。
而 HW4.0 已经应用于 Model 3/Y ,总算力 720+ TOPS,采用 7nm 制程。
五、地平线
- J6 系列
地平线 J6 系列最主要的三个版本,分别为 J6P/J6M/J6E ,算力分别为 560/128/80 TOPS,但采用何种制程目前还尚不明确。

- J5
地平线 J5 则是面向中端的智能驾驶芯片,目前主要有理想 Pro 系列采用,算力达到了 128 TOPS。

六、黑芝麻
- A 系列
目前黑芝麻 A1000 已经搭载于多款车型之上,包括领克 08 EM-P、合创 V09、东风奕派 eπ007、领克 07 EM-P、东风奕派 eπ008 等,算力达到了 58 TOPS,采用 16nm 制程工艺。

而 A1000 Pro 采用 7nm 制程工艺,算力达到了 106TOPS。A2000 则是专为下一代AI算法而定制的更高性能、更高效率的AI芯片,支持全场景通识智驾。
- C 系列
黑芝麻 C1200 家族主要包含了 C1296 与 C1236 ,两款芯片均为 7nm 制程,未来或将形成算力上的高低搭配,但二者均是面向中低端市场。

在 CES 2025 上,黑芝麻也集中展示了基于 C1200 家族开发的针对量产应用的域控、软件应用及整体解决方案。
七、华为

- MDC 810
华为 MDC 平台也指的是智能驾驶域控平台,不代表单个芯片。而 MDC 810 则是华为目前的王牌,其算力达到了 400 TOPS,主要搭载于阿维塔 11 、极狐阿尔法 S 等等。
- MDC 610
MDC 610 则是中流砥柱,也是应用最广的智能驾驶平台,我们所熟悉的智界、问界、阿维塔 12 、岚图梦想家等等都采用了 MDC 610 平台,算力为 200 TOPS。
- MDC 510 Pro
MDC 510 Pro 则是面向中低端市场,算力为 96 TOPS,目前主要的搭载车型有深蓝 S07 等等。
八、蔚来
- 神玑 NX9031
前面我们也说到,李斌表示蔚来在 2023 年采购英伟达 Orin 芯片花费了不少成本,于是乎从旗舰 ET9 开始,开始转用自研的 神玑 NX9031 芯片,芯片和底层软件均已实现自主设计

该芯片采用 5nm 制程工艺,算力达到了 1000+ TOPS,在技术层面,神玑 NX9031 具备超强任务并发处理能力的 CPU 计算群和充裕的访存带宽,能够实现快速且稳定的延时处理;全链路超感增强 - 自研图像信号处理器 ISP,能实现全天候、全场景识别,实现紧急场景下更早的刹车响应。该芯片将助力实现 AI 代码辅助、AI 帮助客户服务、AI 智能抽检等 AI 新技术。
九、小鹏
- 图灵芯片
由于端到端大模型对车端算力要求极大,而目前公版芯片对于通用算力的应用又较差,所以小鹏汽车决定自研图灵芯片。

图灵芯片可同时应用在 AI 汽车、飞行汽车、AI 机器人等,适配性较高,研发效率提升 3 倍。其采用 7nm 制程工艺,预计算力可达到 700+ TOPS,目前已经流片成功,距离正式上车已经不远。
十、芯擎科技
- 星辰一号(AD1000)
在 2024 年十月份,芯擎科技全场景高阶自动驾驶芯片“星辰一号”(AD1000)成功点亮,并快速超额实现全部性能设计目标。该芯片将在 2025 年实现量产,2026 年大规模上车应用。 而此前我们所熟悉的其产品是“龍鷹一号”智能座舱芯片。

星辰一号芯片采用 7nm 车规工艺,符合 AEC-Q100 标准,多核异构架构让智能驾驶算力更加强劲。CPU 算力达 250 KDMIPS,NPU 算力高达 512 TOPS,通过多芯片协同可实现最高 2048 TOPS 算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