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imy

jimy
2周年勋章
2周年勋章

使用新出行2周年啦!

200天签到勋章
200天签到勋章

连续签到200天勋章奖励

关注2 粉丝3 获赞4953

  • 加入黑名单
  • 创作成就
  • 最新
  • 动态
  • 文章
  • 视频
  • 点评
  • 闲置
  • 投票
  • 个人信息
  • 门店优惠
  • 全部
  • 动态· {{circleNum.ins_num}}
  • 文章· {{circleNum.article_num}}
  • 视频· {{circleNum.video_num}}
  • 点评· {{circleNum.remark_num}}
  • 闲置· {{circleNum.sale_num}}
  • 全部
  • {{item.name}}·{{item.contentNum}}

优惠活动

抵扣券

权益礼包

抖音上有个专门修新能源的,这个人好像很厉害,他的维修涵盖各种新能源电控系统维修,换电池,电池维护保养这些。而且好像是个很专业的工程师,英语说的也很6。他的名字是只修特斯拉。 前几天因为发了修国产品牌的视频,被起诉了,一共有3家车企起诉他,分别是BYD,小鹏,另一家是啥我忘了,找不到了,视频被下架了。而且他修车的视频,大部分国产车的视频都下架了。 我觉得他这种修车店应该大力发展才对,新能源车主能真正省钱的修车店,去4S店,动不动好几千好几万的。而且被4S店给绑架的感觉,是真的不好啊。

jimy 点赞 1

TERZO是一个源于意大利🇮🇹文化背景中国智造的润滑油品牌,主要用于汽车,摩托车,工业等润滑产品。该品牌源自1963年兰博基尼350 GT的V12引擎,工程师为其开发了一款代号TERZO的赛道油,象征引擎与燃油之外的“第三种决定性力量”。六十年后,TERZO作为兰博基尼Terzo Millennio唯一同名润滑油品牌重生,将意式机械信仰凝练成每一滴油液。TERZO润滑油在高性能车辆中表现出色,例如在Aventador SVJ和Huracán STO等车型中的应用,显著提升了引擎的性能和耐用性。其独特的技术包括液钛钼双层附着科技,能够在极端温度下提供卓越的保护,并减少摩擦,延长引擎寿命。此外,TERZO还推出了TERZO-ECO系列,满足当代消费者对可持续发展的期待。 在全球市场运营中,TERZO注重与用户的情感共鸣,通过多场景营销和数字化平台(如社交媒体)与用户建立深度连接。其产品覆盖乘用车、商用车、工业设备及高端赛车用油,尤其在高端细分领域占据领先位置。

jimy 点赞 3

根据2024年年底的数据,我国机动车保有辆是4.53亿辆,其中汽车的保有量是3.53亿辆。 根据国家数据网站以往年的数据,每年汽车交通事故是15万起左右。 根据这个数据换算一下可以知道,汽车事故平均发生的概率是,每一年、每2300辆左右汽车保有辆发生一起事故。 籾车24年一共交付了13万辆车左右,这是从0到13万的,对应的一年保有量差不多6、7万左右,而且籾车是3月底才交付的,时间不足一年,我们就取6万计数! 那么简单计算一下,籾车24年发生的事故数应该是26起左右!大家伙觉得籾车有这么多的事故吗?

jimy 点赞 1

问界和理想之战,问界可能有新品发布的短期领先,长期来看理想必胜,理由如下: 1、理想公司结构单一。李想本人有绝对控制力,作为目前汽车行业最好的产品经理,李想对于产品要求的实现比其他公司来的更容易。并且理想可以短期自主调整价格来冲击销量占领市场,而问界价格的确定需要塞力斯、华为等多方博弈 2、理想有更多价格优势。华为不是慈善公司,每一款鸿蒙智行的汽车都会收取相应硬件或软件费用,这部分费用必然转嫁给消费者,造成价格虚高。而理想不存在这个问题,华为赋能的东西可以靠自己研发,这部分费用必然会比从其他公司购入低,所以如果理想问界同时发布新品,相同配置理想肯定价格更低,从而有更多竞争力 3、用户群体更加广泛。理想的冰箱彩电大沙发归根结底是对用户需求的精准定位,在用户需求的把控上问界并没有完全模仿到精髓,华为的用户群体集中于花粉,短期内新品发布可能有销量领先,此部分用户集中购买后会销量低迷,而理想的用户群体则是所有的家庭用车群体。 4、智驾上的追赶。毫无疑问目前华为还是绝对的智驾第一,但是理想也已经是公认的华为以下第二,并且差距已经在逐年缩小,这使得理想的劣势也在逐渐消失。 5、行业第一的车机和HUD,这也是理想自身的优势所在,可以并入对用户体验的精准把控 6、外观优势,理想的外观设计领先于问界不止一点,哪怕是新出的M8外观设计也依旧不如理想好看,而套娃的外观设计既减少了成本,可以有更多的价格下探空间,也提高了在路上的辨识度及感官上的保有量增加。 7、L系列的稳定产品力认可,在无重大改款的情况下,理想目前L系列的销量稳居新势力前列,并没有因为时间太久造成产品力下降进而造成销量的断崖式下跌,这点问界就不如理想,去年能打的有来有回的M7今年完全打不了。M8的上市可能会短暂迎来一波爆发,这也只是新款的短暂红利,等L系列大改款,问界依旧会被理想稳压。 8、i系列大概率成功的可能。理想的mega失败(目前销量在逐渐上升,并不算完全的失败),更多体现在纯电mpv定位的失败及外观上为了降低风阻而被友商的攻击,而不是汽车本身的产品力不足或者质量问题,mega为理想的纯电系列提供了长期的产品实验积累,i系列产品力不会有任何问题,再加上理想本身擅长的对用户需求的把控,i系列的成功是大概率的 9、超充站的大规模布局。理想的5c超充目前只有mega可以用,i系列发布时也会并入5C超充序列,而目前理想的超充站已经建成2000多座,10分钟400km的补能速度,再加上理想专用,将会是理想纯电系列的绝对优势

jimy 点赞 1 评论 1

首先确立一个概念:车只是工具,而工具就有适合他的工况,任何妄图用一种工具解决所有工况的都是不成熟的,即使能做到,也不会做的太好 电车有没有短板,有,这几乎可以说是世人皆知的,补能速度决定续航问题的存在,基建的缺乏有决定了补能问题的存在,可以说电车面对长途来说,是极其不擅长的,可是在面对城市环境来说,电车可以说绝对完胜,但目前来看,如此明显本应该没有异议的这点,仍然不被某些人接受和同意,甚至认为油车可以解决一切问题,买电车的要么是韭菜要么就被骗了,这种想法为什么会出现在一个智慧生物的大脑里? 另外,人和人的生活差距如此巨大吗?我个人认为,大多数人很难有长途需求,作为普通人甚至穷人来说,有多少人有旅行需求的呢?大多数人几十年都不会出省,十几年都不会出市,甚至别说年假,连双休都未曾普及,买电车仿佛成了原罪?无论人家什么使用环境,无脑推荐油车,觉得油车天下无敌,问就是万一跑长途呢?万一有里程焦虑呢?万一?

jimy 点赞 3 评论 2

22年是迪子的巅峰,那时候一个四驱海豹都能干到30w,到23上半年 市场内卷开始,20以上的迪子跟竞品产品力拉开差距(当时我有发帖 20+的迪子不值得买了 被喷麻了)但是凭着品牌力 汉唐还在20+继续撑着 市场内卷下 国产有三种选择 降价/升级/升级+降价 这时候byd做了个决定,汉唐只降价 不升级,新技术平台 20+市场让给腾势 年中腾势n7上市第二天我发帖劝退 口号:领先对手两代 ,实际:上市即落伍 。 宋l 上市 ,依旧是 上市即落伍 不推荐买 海狮07上市,这次不落伍了,我当时给出评价是,定价贵了,降2万+可买 腾势z9上市,我给出的评价是:三电过于拉胯,不差钱混动可以看看,纯电直接pass 至此byd高端彻底失败,低端形象再难扭转 现在马后炮的分析,就是腾势d9的成功导致byd过于相信腾势,品牌的如日中天让byd在配置和定价上过于傲慢,两者叠加导致高端市场拱手相让

jimy 点赞 1 评论 1

雷军一个人在小米持股比例是31%,如果小米进行分红,那么三分之一的分红会进入雷军的口袋,然后其他高管,外国投资人拿走大部分,股民能分到的其实很少。 小米公司之所以不分红,是雷军本人不缺钱,而投资人和股民通过股价上涨实现资产增值,也能赚钱。 如果小米公司分红了,higo会夸小米?只会骂的更狠。 这就是大家厌恶higo的原因,只会兴风作浪,提供不了任何社会价值。

jimy 点赞 1 评论 1

这届上海车展没雷军坐镇,本来以为小米展台要凉,结果现场人山人海,绕场两圈排队半小时起步。据说每天限量5000顶的棒球帽直接送光,矿泉水都成了抢手货,这营销功力不得不服。隔壁周鸿祎倒是忙疯了,先在小鹏展台溜机器人,又被网红拿卤鹅堵着投喂,场面比菜市场还热闹。余承东那边更离谱,直接让黄渤拿矿泉水往车里泼,说是测防水性能,这波操作够野。所以现在车展不看车改看老板整活儿了?

jimy 点赞 4

对比一下某些已知物件的马力, 99A坦克搭载一台最大功率1500匹马力的内燃机,最大时速80千米/小时。 复兴号CR400系列机车约1.36万匹马力,运行时速350千米/小时。 复兴号CR300系列机车约7300匹马力,运行时速约250千米/小时。 99A坦克重量55吨,复兴号挂8节车厢重量在400吨-500吨之间。 所以2吨多的乘用车,1500匹马力就是个噱头,根本用不上这么强的动力,何况城市道路还限制马力到900匹。

jimy 点赞 2 评论 1

刚刚看到一组数据,在3月中国市场豪华品牌成交均价中,腾势N9以36.3万位列第二(仅次于奔驰),同时还杀入大型SUV周销量榜第二,用实力证明中国品牌也能站稳高端市场。 说白了,它的成功来自于比亚迪两大核心技术:易三方+云辇A,这也让N9在多个极限测试中刷新全球记录。比如180km/h鱼钩测试、85.7km/h麋鹿测试和144km/h弯道爆胎测试等,真正用科技力量诠释了什么才是SUV天花板,腾势N9安全大满贯实打实把「安全即豪华」刻进基因。 过去我们总说德系车是行业标杆,现在腾势N9的每项极限测试成绩都在宣告:中国汽车工业正在用硬核科技改写游戏规则。从贴牌代工到技术自研,从廉价标签到品牌自信,当中国豪车打出全球安全新标准,这或许就是中国制造最硬的底气。

jimy 点赞 2

问界+智界+享界+阿维塔,上周是7420,这里没算上深蓝,岚图,方程豹,广汽传祺中用华为智驾方案的#(滑稽) 问界M8,20号才交付,预测下周会更高#(滑稽) 华为智驾方案卖的越多,高研发投智驾,逼着其他车企只能跟牌,不投钱研发,要么落后,要么加入,无解的阳谋#(滑稽)

jimy 点赞 5 评论 3

2月销量3万3!日产2万7.要知道,去年本田年度销量88万台,23年年度120万台,现在两年时间,居然从月均十万到一个月三万出头了,这可是东风本田加上广汽本田,日产就一个东风日产,即使是淡季这也太夸张了。现在看来本田比日产还危险了,本田4S店比日产多,但是销量只多那么一点,也就是说4S店的平均销量本田多半是不如日产了,这可是致命的,利润太低,如果来一波本田4S店倒闭潮,品牌就倒塌了

jimy 点赞 2 评论 1
你已将对方拉黑,无法查看其主页内容
由于用户设置,你无法查看其主页内容

暂无相关内容

暂无相关内容

试试换一个关键词搜索吧
已加载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