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etailStore.author.is_follow?'已关注':'关注'}}
鄙人粗浅的试了一下,写几点感受: 一、理想服务初体验: 1、广州的销售可以异地帮我预约合肥的试驾,这点很好; 2、广州的销售帮我预约的那家店只能试驾理想ONE,害我白跑一趟这点很糟; 3、赶往合肥的另一家门店听说我预约过还是马上帮我安排了试驾,总算一下午没有白折腾; 二、关于L9的外观 1、计划银外白内或绿外橙内,最终因为媳妇不喜欢白内锁单了绿橙。看实车感觉这5000元白花了,绿不如银漂亮(主观); 2、星环灯工艺大赞、前脸中规中矩不会觉得丑。我不喜欢有些车企非常保守又小心翼翼的整个假中网,设计就应该为功能服务。 3、侧面和屁股无可挑剔,我喜欢这种方正又圆润的传统造型,稳重大气中庸实用。 三、内饰 1、材质工艺我不太懂,设计感和工艺似乎比蔚来差一点,但也挑不出什么毛病。硬要挑似乎橙色的车门内饰贴合的不太平整,希望量产会改进。 2、怀档设计,扶手处也省去了传统车型那些动力模式、地形模式、多媒体等乱七八糟看似牛掰实则鸡肋的按钮,简洁的同时大大方便驾驶员的使用(放水杯、充电、放置小物件)。 3、2个无线充、6个杯座、6个typec、6个手机都有地儿放,倒不是说数量有多重要,而是坐在哪个位置都能用得很顺手。对比很多其它车型给两个USB-A母口还觉得自己已经读懂用户了,这个细节也能反映理想是真的从日常使用的角度在定义一款车。 4、屏幕、冰箱,有些人觉得不实用。我想说这些玩艺成本真的没多少钱,即便是OLED屏、即便是压缩机冰箱。但如果你用得到,确实比另外添置好用很多,后装的布线、空间利用都太不理想了。 驾驶方面写几点主观感受: 我开过的车不少,但我并不迷信哪个品牌或哪款车,只是不同的车不同的性格罢了。也许对于车辆的调校很多时候是一种取舍,寻找一个平衡,你不能指望一台车舒适到极致然后过弯不能侧倾、刹车不能点头。当然对于以后空悬、可变阻尼悬挂、电磁悬挂等的发展,这些有可能在一定程度上兼顾。所以同一台车,夸的人也有、贬的人也有,即便大家屁股都坐正了,没有恰饭没有抹黑,也很难说谁是真正客观的评价了这台车。所以购车,确实还是得自己去试,按照自己的习惯去驾驶去感受。 本人买过四台国产车,最贵的也就是二十几万的比亚迪唐。老板希望我拜访客户时开公司的Q7,比开比亚迪形象好一点,但我基本上都是开我的唐,Q7行驶质感当然比唐好,可还是唐DM的加速优势更大,对我来说开起来比Q7爽。 理想L9的驾驶感受,就是比Q7更轻盈更舒适。没有像汽车媒体或车评人那样做比较极限的测试,但以日常的激烈驾驶风格试了一段,L9的加速性能完全够用,并不会觉得比唐(代表5秒内的车型)慢。毕竟参数上的5秒内,都是运动模式地板油踩出来的,日常激烈驾驶也不会是这种开法。 日常驾驶我们总是先减速到一个合适的速度然后再线性转向,车身的重心和惯性也有一个逐渐变化的过程;当遇到减速带,减速到过坎前总是松开刹车避免前轴负荷过大,这些才是日常的驾驶。在这种驾驶风格中,理想L9好到无可挑剔。当然路噪另说,我怀疑通过OTA升级ANC是否可以有效缓解路噪,毕竟L9的麦克风似乎都在顶部,如果要通过ANC中和路噪,是否拾音应该更接近地板才能有好的效果?不懂,也许路噪的频率比较恒定,可以通过补偿信号的提前量来有效抑制?还是期待的。 关于比较多人提到的刹车点头,我体验后的感受是,L9的刹车调校可能比多数车辆更灵敏,我踩刹车的习惯是轻重轻,在松刹车的过程中停下车辆,稳的一批。即便老司机如我,几次刹停L9的时候还是觉得比预想急了些。这个一方面需要厂家研究推送升级,一方面也需要车主提车后慢慢磨合适应。 就这样,为了挣积分换贴纸主动发文,是否太厚道了些? 下回要学学水帖的技巧:)
  • 全部评论{{detailStore.commentnum}} 条
  • 只看作者
  • 最热
  • 最新
  • 最早

「待审核」

首评 {{ comment.relativeTime }} 已被赞赏 {{comment.integral}} 积分 回复

{{ type!=10 ? '前排沙发空着~' : '暂无相关评论' }}

{{type!=10 ? '还没有人评论哦,快抢沙发吧!' : '发表一下个人看法吧'}}
写评论
积分赞赏
点赞
评论区
  • 编辑
  • {{is_favourite ? '已收藏' : '收藏'}}
  • {{is_personal_top ? '取消主页置顶' : '个人主页置顶'}}
  • 举报
  • 加入黑名单
  • 删除
  • 取消置顶
  • 置顶推荐
    • 6小时
    • 12小时
    • 24小时
    • 3天
    • 一周
    • 长期
  • {{digest?'撤销精华':'设为精华'}}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