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etailStore.author.is_follow?'已关注':'关注'}}
原创其他
管理
对话|新出行对话上汽通用高管
新出行原创 · 其他

在上海车展开幕前一天,我们跟上汽通用集团进行了一次访谈。本次访谈的出席领导有:

  • 卢晓  上汽通用汽车总经理
  • 薛海涛  上汽通用汽车副总经理
  • 王晨东  上汽通用汽车副总经理
  • 曾瑜  上汽通用汽车泛亚汽车技术中心执行副总经理

Q1 :上汽通用一季度的销量表现如何?之前的目标是新能源车实现盈利,现在这一目标是否有调整,量和利的权重哪方面会更优先?

卢晓: 上汽通用汽车整个一季度表现完全超越董事会原来设定的目标,终端销量是12.9万辆,3月份终端销量(含出口)达到了4.7万辆,连续两个季度保持盈利,公司健康度已经回到正常运营水平,表现完全符合甚至超越董事会的预期。在经营上,目前我们追求量利平衡,更加着重公司的盈利性,因为过去两年更多追求的是量,但很难维持量和利的平衡,目前所有经营目标方针还是看重盈利性。

昨晚我们发布了别克高端新能源子品牌“至境”,在未来12个月会有6辆至境新能源车型陆续投放市场。这些新能源产品的目标肯定都是盈利的,而且都会加持新一代的智舱、辅助驾驶技术。到2026年,上汽通用新能源产品的销量占比会达到50%以上,到2027年甚至达到60%,这些新能源产品目标都是必须要盈利的,我们不会再做亏本的生意。

Q2 :目前的关税会否影响上汽通用车型的售价以及出口如何应对?基于现如今中国车市的竞争情况,以及中美关税大战的背景,这是否会影响上汽通用股东双方的续约决心?

卢晓: 关税的问题我们也在密切关注。上汽通用所有在售车型国产化率跟所有友商一样都非常高,至少95%以上零部件都是国产,当然也有部分的零件从国外进口,但这部分量很微小,所以目前我们也没有计划去调整终端售价,目前的影响我们企业会去克服。

大家也很关心关于股东双方对于上汽通用合资谈判的问题,过去半年多来,股东双方高频次的密切沟通,在4月7号董事会上,股东双方对上汽通用未来发展的思路也是高度一致。目前,股东双方续约谈判正在进行中,后续有任何消息也会第一时间跟各位媒体朋友做分享。

Q3 :合资品牌作为我国汽车产业发展的重要力量,一直备受重视。但在自主品牌崛起的当下,上汽通用作为合资品牌领头羊,要如何正视自主品牌带来的挑战、如何谋求自身长远发展?

卢晓: 昨天晚上发布的“至境”品牌首款高端新能源的MPV世家,“逍遥”超级融合架构,还有很多逍遥架构下的先导概念车,都给了大家展示了一些答案,承载了我们上汽通用在未来转型时期的所有决心。当下中国电动化、智能化整个产业链在世界上都是领先的。其实,上汽通用就是中国内核,代表中国实力,扎根中国超过27年的我们有能力为中国消费者提供满足他们需求的电动化、智能化、高价值化的产品。

曾瑜: “逍遥”超级融合整车架构是我们接下来的重磅武器。在这个架构不单单是以前传统意义上的物理架构,考虑到未来的经济效益,逍遥架构从整个尺寸端实现了很大灵活性,可以覆盖从轿车、SUV到MPV的多种车身结构形式,兼容从电动、增程到插混所有能源驱动形式。

我们的超级融合架构也实现了多种悬架形式的共生。比如前悬,麦弗逊、双叉臂、多连杆等都可以共存;后续还会有更多智能化的主动底盘,包括后悬的选择一定会为我们今后的新能源产品的拓展服务,一定要给电池留出最大的空间。各个友商们也在卷,纯电续航从200、300、400往700、800公里不断往上卷,只有我从架构到设计上给电池留出足够的空间,才能做到有备无患,应对一切的变化。

第二,我们还会把整个架构和神经系统——也就是电子电气架构做一个非常好的融合。我们现在车上越来越多的部件不是传统的铁疙瘩,而是被各种各样的电控单元所控制着,能够应对不同的场景下不同的表现。这就对整个电子电气架构提出很高的要求,所以我们的逍遥架构也是融合了整个“神经单元”,能够创造1800+的原子服务,也让我们今后能够组合出很多新的功能满足客户不同的需求。

薛海涛: 上汽通用汽车和别克有自己的坚持和标准,核心还是对消费者负责任。过去这么多年里,很多品牌在中国发展得非常快,但快未必就是好事。在从技术层面来看,从现在开始后续出的一系列车型,从各个层面上做到了合资品牌第一。逍遥架构做到了3+3+3,不管是从架构层面上SUV形态、MPV形态、轿车形态,再到前驱、后驱、四驱,再到纯电、插混、增程,这属于在中国合资品牌中的第一家。在辅助驾驶方面,我们跟Momenta联合工作了非常长的时间,我们除了用Momenta系统之外,还加了非常多的冗余安全设计,这是我们一直坚守的,要对造车保持敬畏之心,在每一个岗位上、每一个环节里面,我们都不传递破坏标准的事情,真正站在对消费者负责任的角度上,把产品打造好,我相信消费者是会认可的。

Q4 :上汽通用过去有 3 个痛点,一是电动智能化偏保守,二是成本偏高产品定位不明,三是决策机制偏长。在新领导层上任 8 个月后,您认为上述 3 个问题有明显改观吗?

卢晓: 过去8个月我们做了很多事情。第一我们听用户劝,客户要啥,我们完全可以在最适配的架构上用最快的方式提供解决方案。

关于成本偏高,很多人担心“一口价”会亏本赚吆喝,肯定不会。我们报表也显示,过去一两年我们在降本方面做了很多工作,包括技术降本,这块上汽通用也是大刀阔斧的改革。

关于决策机制,这一两年,我们决策的内部工作也得到很大的改善,特别是去年我们也在推营销跟产品互锁。我们开发中的项目也都是在强化,肯定要快起来。

上汽通用在28岁这样的年纪,我们要焕发新的青春,所以接下来所有开发都是在中国为中国,甚至为全球。项目决定权就在最高的决策的工程师,项目最高决策就是一个人。所以我认为过去八个月,我们的团队改变了很多。

产品和技术规划相关

Q5 :年初卢总提到最近几年要推出至少 10 款以上新能源车型,请问今年接下来还有什么新产品会落地?新能源目标销量是多少?别克的 SUV 家族何时能够增加插混的配置?凯迪拉克的新能源产品规划是什么

薛海涛: 从5月份开始到7月份、9月份,接下来“至境”旗下基于逍遥架构的核心产品,都会一一跟大家见面。我希望把每一款车都踏踏实实介绍好,把产品更好的价值传递给消费者。

关于新能源销量目标。今年,这个行业燃油车和电动车的大概比例是50对50,因为今年有国家政策的补贴,所以新能源占比还会更高一点。现在,上汽通用的燃油车市场份额还在持续上涨,已经超额完成了董事会给我们下达的任务。第二,我们要在新能源上持续取得突破,随着逍遥架构后续一些列产品的落地,我相信一定会能有更好的成绩。另外,别克SUV也将增加插混的配置,应该在今年年底就会跟大家见面。

卢晓: 明天的上海车展上,凯迪拉克会LOVE家族的四款纯电产品会首次集中亮相,包括我们后面要上的VISTIQ这款新的大型SUV会亮相。关于凯迪拉克未来其他的新产品,所有的准备工作都在密集的进行,而且进展非常得顺利,包括凯迪拉克的插混以及其他种类的新能源车的产品,我们都已经安排上了,大家肯定会在明年看到更多凯迪拉克的新能源车型,包括更先进的辅助驾驶技术,以及未来新一代座舱,都会在中国由中国的团队从定义开始来进行开发。

Q6 :上汽通用在做新能源转型的同时,还没有放弃燃油车,未来将怎样推动“油电共进”?如何提升燃油车的市场竞争力?

卢晓: 中国市场跟其他地域辽阔的市场有很多相通性,我们也有很多北方寒冷的市场,很多山区,以及燃油车爱好者,未来燃油车肯定有它的市场份额,我们预计到2027年,燃油车至少还有25%以上的市场份额。那时候,有发动机、有变速箱能力的企业,它的竞争优势就凸显出来了。目前中国消费者更认可还是插混、增程这一类新能源产品,因为它已经做到更好的智能化、解决里程焦虑等各方面的平衡,所以我们相信燃油车在未来肯定还是有市场的,上汽通用会坚定地在2027年保留8辆左右的燃油车,我们也会继续推进“油电同智”,这些都是我们一些比较好的牌,应对未来市场的变化。

王晨东: 我们现在考虑电子电气架构的时候不只考虑新能源车,燃油车也是一起考虑进去的。包括很多智能化的配备,当然最后还是要听用户的声音,看用户要什么。我们不能等到用户要的时候我们再去准备,那时候是来不及的,所以我们从准备电子架构的角度,包括智舱、辅助驾驶智能化的角度,我们对于燃油车都有很多的部署。我们最终的原则,大家决定一致就是一定要有东西,在用户需要的时候能够给得上。

另外,关于OTA,升级在智能化的电动车上是司空见惯的,但在燃油车的软件升级方面,上汽通用也是一直在做,以前在做,现在在做,未来我们还会做,这种坚持在行业内是少有的。

Q7 :今年市场上“智驾平权”成为了各车企发布的主题,包括丰田、日产这样的合资车企都开始推“智驾版”了,并且把价格卷到了十几万,目前 SGM 智驾的战略节点是什么时候?会以什么样的方案推出?

卢晓: 今年我们推出全新的“逍遥”架构,“逍遥”架构会在后续所有车型上全面实施L2城区辅助驾驶。在本土自主开发的同时,我们会跟核心的链路企业和头部供应商一起合作,共同研发,共同验证。但我们仍然坚守一点,就是行业最高的安全标准。对于未来L2辅助驾驶,安全还是非常重要的。我们用户也可以更加放心的开、安全的开,这才是真正的辅助驾驶。在硬件上,未来会通过高算力芯片、激光雷达、高清摄像头、毫米波雷达,为车辆构建强大的感知能力。在软件方面,我们跟Momenta全面深入合作,做整车实车的验证,通过这些保证最高的行业安全准入机制。我们对整个车辆开发完了之后,怎么样可以上市,有非常严格的要求,我们的节奏要确保产品功能性、安全性是真正到位的,在“逍遥”架构车上能够进行实现。

我们的本土开发团队跟GM有一个共识,我们在中国一定要开发中国本土的东西,让我们自己根据中国用户需求定义自己的产品。另外一个共识,就是对安全性,一定要有多重的安全保护,任何一个传感器假如失效的时候,一定要第一时间提醒用户,让用户集中注意力。同时我们对驾驶员有一个实时的监测,不光是DMS、电容方向盘,在驾驶员没有集中注意力的时候,我们系统会进行三次报警,如果这个报警还没有让他集中注意力,这时候我们会进行安全停车,同时后台的安吉星呼叫中心会呼叫车辆保证车辆和人员的安全。不管是别克,还是凯迪拉克,在这方面有自己的标准,那就是始终以安全为第一原则。

Q8 :我们知道上汽通用的研发体系也有一些变化,比如推出超级融合整车架构。这背后是什么契机让上汽通用开启了研发体系的改革?想解决哪些问题、达到什么效果?是否也有像新势力一样学习过华为的 IPD 流程?

曾瑜: 我们考虑产品的更新迭代必须要有一个载体,刚才提到我们这么多新能源的产品,以及新功能的产品,最终一定要有一个载体,由此产生了超级融合架构。未来竞争会不断要求你开发效率以及车型的基本效率是最高的,我不可能像一些友商一样,一个产品一个架构,一个构型开一套零件,完全都是独立的。如果这样,这个产品开发效率实在是太低了。我们继承了原来通用非常好的基因,以及泛亚自己作为独立的技术中心那么多年积累下来的核心能力,全面和整体地区考虑未来产品平台的问题。所有零件和系统设计,如何能够做到效率最高?如何能够做到在有限的车型之间可以共用,或者做一些微小的更改就可以替换到另一台车型上面去。这是我们设计超级融合整车架构的初衷。

说到研发体系的改革,的确我们在研发体系上面做了一些反思,包括我们原来上汽通用一直采用GVDP,从整个中国汽车工业这么多年来,甚至在中国汽车行业发展的历程中,我们好多本土企业在开始时都直接拿我们GVDP作为他们的产品开发的流程。我们在这些流程上面到底做了什么改进?我认为现在整个市场竞争加剧,以及变化的加剧,需要主动地对我们开发体系做了一些变革。变革里面我们主要靠几点,第一靠中国现在整个产业体系的强大,中国是有能力对现有研发体系做一些变化,甚至强大体系能够支撑我们缩短周期,让很多效率问题可以得到解决。

最近几年,整个行业变化非常剧烈,新的技术演进非常快,在这样的情况下,就要抛开我们常规的做法,不能简单做一些行业对标就完成产品的开发,很多时候促使我们做一些根本性的思考,我为什么要做这件事情,为客户提供什么价值?我们都要围绕客户是否需要来进行对标。我认为这些都是非常好的举措,能够帮助我们不断打磨好的产品。

Q9 :此外,今年合资品牌反击战中,各家都推出了几乎 99% 本土化产品,我们看到上汽通用也在往这个方向努力,如此大力推动本土化研发,是否意味着企业在技术层面正逐步淡化对于外方的依赖?

卢晓: 合资企业最大的优势,是我们可以充分利用股东双方力量,包括通用在很多智能化、软件、硬件的积累,还是有很多资源和技术方案可以被合资企业所用。我们可以去做选择,也有自己的判断和能力,也可以去转化,把股东双方最好的方案融合,然后推出适合中国消费者的解决方案。股东双方也会支持上汽通用做出对于合资企业的最优、最佳的解决方案,为未来上汽通用高质量可持续发展来助力。

Q10 :最近的一些新能源事故报导再次引发大家对电池技术的担忧,上汽通用在电池安全方面有哪些对策?

曾瑜: 在泛亚整个体系里,我们把电池安全当成和整车的安全是同等高度来看待,所以我们在电池安全上一直贯彻几个主要的原则。第一,我们会用最高的安全标准。其次,我们会用最全面的安全策略加以控制。第三,我们会用最硬核的技术来匹配这些要求。第四,我们会花最多的钱做这件事情。

首先,我们讲一讲我们最高的标准,因为在整个电池安全的标准上面,从2020年开始就一直参与国家电池安全标准的制定和修订工作,包括明年7月份就要实施的电动汽车新电池的标准,我们把热扩散试验的不着火、不爆炸的时间,从5分钟延长到2个小时,我们也是这件事情一直的推动者,因为我们标准一直就很高,本来就远远高于原来的国标,所以这个事情是我们的优势,我们要继续发挥。

第二,在整个安全领域方面,我们在电池安全的人员配置是起步最早的。我们在2007年就推出了EREV和PHEV,所以整个团队在这个领域的积累是非常深的,整个中国汽车行业三电标准制定都跟我们泛亚息息相关。

接下来我谈一下最全面的控制,在开发领域我就不谈了,我们一直秉持着最高的标准。同时在制造领域,我们也一直秉持着非常高的标准,应该说是罕见的标准。我们电芯的DCR内阻也是100%的检测后下线,包括我们整个奥特能2.0以后,我们会进行2700V的高压进行耐压测试,也是100%的检测下线。同时我们在工厂里面会进行红外线的全过程扫描确保温度控制,这都是在整个行业比较罕见的检测措施。

第三,对于客户使用我们会经过多场景、多层次的保护机制,联合我们的安吉星(OnStar),会监控整个电池的安全性,即使一些碰撞发生,我们也会及时确保电池的下电,同时通知相应的人员。在整个用户使用端,我们也会通过车云双端的监测,来保证客户在使用过程中是安全的。

这次也发布了我们900V、6C超高速充电的电池,在这个电池上我们采用了多面水冷的新技术,把整个电芯散热能力提高了130%,让每一个电芯之间的温差都可以控制在1°C之内,这是一个非常高的要求,能够保持均衡性。同时,万一非常不幸,电池发生剐底的情况,比如说电池坏了,我们多面水冷也能够保证最低限度电池的散热保护,确保不会在电池上发生一些极端的情况。另外这些散热管路都和我们整个电池的框架结构融合设计的,在整个五横九纵的框架结构,我们这些管路都会走在里面,融合设计确保刚度的同时,不会有任何的变形。

我刚才讲到我们电池安全在内部设计上是具有“一票否决权”的,我作为整车性能的开发者,我们对电池要进行360度的碰撞挤压试验,每一个角度都会去做,不管是不是很脆弱的位置都会做试验,确保遭受一定挤压之后,我不会入侵到电芯里面去,这是一个安全否决项,我们一定会保证的。我们车辆的地板,大家都知道会有一些梁的结构,梁的结构非常强,但是我们都会有一层地板皮,这就是一块薄薄的钢板,有些碰撞发生以后,地板这层皮不可避免会发生一些皱褶,有时候我们在设计中会发现,这个褶皱导致这块地板皮会对电池上表面产生一定接触和穿刺的风险,我们都会做非常精细的分析,来看到底存不存在风险。为了保证电池的安全,我们还是要对地板结构进行加强,确保所有变形都不会伤及我们的电池。

另外,我们还有高压保护的控制策略,我们一直是做到电池高压上下电的安全,高压耐压的保护,包括高压短路的保护,以及高压暴露的保护。刚才讲到我们直流快充回路,作为我们泛亚独特的技术,会做一些监测,对于直流充电回路中可能发生的短路,我们是通过监测很多参数能够预测短路的发生。我们一直戏称我们这个短路叫做“零电流的短路”。我们会在短路发生之前就预测到它,然后切断进行短路保护。从很大程度上帮助大家降低用电的风险,所以请大家放心,我们上汽通用的电池绝对是最安全的。我们的别克E5已经有7亿多公里行驶的零自燃事故,这个数字每天都在增加。

卢晓: 关于电池安全,其实在2017年、2018年我也不理解。当时通用公共安全负责的副总经理,他原来在泛亚工作,跟我关系非常好。他2017年、2018年特地飞过来,就跟我讨论说五分钟你这个逃生时间不够。他当时讲碰撞后不自燃的时间至少一小时,我当时实在不理解。我们当时也拿出很多案例,他坚决不同意,说你们必须做到。所以我们当时跟宁德时代一直在研发新一代电池,当时我们奋战了几个月,我们加了更厚的气凝胶、防火毯、更大的卸压阀等设计,然后我们有最新的车云一体的监测管理系统去监测每一块电芯。在这两个月,特别是最新发生的这些新能源车事故,可以看到,工程安全品质底线是要坚守的,现在我们奥特能投入的这些成本都是已经有所回报。

薛海涛: 大家如果要买电车真的想安全,奥特能电池一定是首选,为什么我这么说呢?刚刚曾总说电池的时候,我最大的感触第四点就是成本,因为我们的成本太贵了。宁德时代当时看到这个标准之后说我们成本至少要增加50%才能达到,这个成本贵一定是做了非常多冗余的部分。行业里面很多人做针刺试验,我们的做法是把电芯外围做很多包围,让针不会接触到电芯。然后看一旦接触到电芯之后我们怎么办?最后才是针刺到电芯里面怎样不起火?这么全面的系统,一套东西下来之后,成本确实是贵。现在,辅助驾驶逐步来了,新能源车也越来越多了,接下来安全方面的事故可能会越来越多,加上大家现在在急速的推快速充电,快充时候电池发烫很厉害,很热就会有风险,所以我们这次用的方式是多面液冷的新方案,泛亚独创,能够快速的降温,不计成本的安全冗余设计是对消费者的一份责任。

市场营销和品牌策略相关

Q11 : GL8 陆尚今晚会开启预售,据说定位为“ 30 万级新能源 MPV ”,请问目标用户群体有哪些?与现有 GL8 家族(如陆尊、艾维亚)等形成怎样的差异化布局?

薛海涛: 在所有人认知里面,MPV在过去就是一个大车,用油很多,一个家庭消费不起。但是现在随着插混技术的到来,给了MPV进入家庭非常好的一个契机,因为你城区的时候可以用电,在长途的时候可以用电和油混着用,这时候你买一个七座车对于买五座车使用成本就没有那么大的差别,反而我个人会觉得接下来随着插混新MPV到来的时候,应该会有越来越多的家庭选择一台MPV作为家庭用车,给了MPV进入家庭非常好的机会。这次GL8陆尚的上市,应该会有更多的家庭和用户会选择。

今天晚上别克会带来MPV天团,今晚亮相的几台车,把我们现在所有的MPV都容纳进去了,从入门到高端到豪华到超豪华,这几个MPV谱系都匹配上了,GL8、GL8陆尚、GL8陆尊、世纪、世家,五台车今天晚上全部会带给大家。对于消费者来讲,如果他在纠结的时候,选GL8就对了,因为没有什么好纠结了,因为在这个品类里面有这样基础和能力的就只有我们,从各个价位端、客户不同的需求,包括燃油车的驱动系统,这些层面上GL8全系列都给消费者提供更多的选择。第二,买MPV的人最关心的是保值率,整个市场上MPV里面保值率常年第一的就是GL8。

Q12 :去年到今年推出了一系列的“一口价”。首先,请问它们收效如何?是否达到了预期?其次,为什么一口价在别克身上效果明显,凯迪拉克上效果不明显?

薛海涛: 第一,我到上汽通用汽车的时候,思维逻辑也简单,就是站在用户的角度去考虑问题。一口价的核心逻辑是希望用户不管是在上海,还是在江苏,买到的价格就是一个价,这样就省去中间的环节。要做一口价就需要把全国五六百家店全都保持一致,这是一件相当不容易的事情,不仅仅是价格一件事,因为这里面牵扯到资金、销售计划、网络规则等等一系列东西。虽然难,但这是正确的事情。第二,“一口价”推出来之后,也得到广大消费者以及公司领导的支持。我们关心的是市场份额,在每一个细分市场里面到底跟竞品比是什么样的份额情况,所以从一季度情况来看,在自己所在的细分市场里面,我们份额都在上升,这是得到消费者的认可。

 “一口价”是从去年9月28号凯迪拉克XT5上市开始的。当时,很多人讲合资车企的车型一开始不能买,因为一买过一段时间就会降价,我说新车上市不应该大家快速买,先享受到最早订购有最早权益吗?我说这种认知一定要调过来。XT5上市之后效果非常好,现在价格依然是非常坚挺,效果非常好。我们现在做的事情,第一是传递更好的产品价值给用户,第二要把服务终端,也就是每一个4S店对消费者的服务力和产品力要做提升,会坚定不移走下去。

Q13 :从市场的规律来看,价格一旦降下去就很难再收回来,会导致品牌价值的坍塌,请问别克和凯迪拉克,还是原来的别克和凯迪拉克吗?往后会有哪些举措来平衡价格和品牌价值?别克和凯迪拉克如何在电动化时代去定义自己的品牌和标签?

薛海涛: 市场有一个指数叫ATP(平均成交价),今年一季度别克的平均成交价已经到了21万,比去年拉升了差不多5万块钱。凯迪拉克的平均成交价在27到28万。整体来看,我们价格并没有掉,如果把所有车型都含在一起做一个平均的测算,我们内部讲别克已经变成了一个“豪华品牌”,因为大部分BBA成交价也差不多在这个区间层面上,我说这是一件好事。接下来我们推出这些车型依然是会把价值感提供给大家。

从1999年开始第一台别克新世纪亮相的时候,当时就定义成高端车,包括在美国也是一样。现在我们要回归初心,在今年为什么要推出“至境”这样的品牌?市场上,大家好像一直在参数和价格之间互相卷来卷去,这肯定从长远来看一定是对消费者有伤害的。长远讲,还是要保持自己的初心,所以今天我们为什么要推出别克新能源高端子品牌,就是希望未来在别克原来拥有这部分客户群体上能够给他提供高价值的产品和平台给他们,让他们放心、信赖。

凯迪拉克随着产品不断迭代,新能源产品一步步落地,我们会把原来凯迪拉克的基因,一贯传递给消费者,相信凯迪未来一定会取得很好的成绩。

卢晓: 关于别克品牌,昨天把我们标签又重新梳理了一下,已经非常明确,就是品质、安全、舒适和静音,这是我在工程承接这个品牌DNA输入给我去做开发时,就一直秉承着这几个特性、特征。到今年甚至到明年,别克平均的ATP价格已经到了20多万,我们更加需要秉承我刚才讲的四个特质,我们除了电动化、智能化,一定要给客户、给我们自己带来高价值化,这是我们需要坚守的。

关于凯迪拉克,如果大家注意一下,如果把四代XT5放在一起,你能够看到这肯定是一家出来的,这就是DNA,这就是品牌调性,这是有传承的,豪华品牌一定是要坚守这些东西的,百年豪华品牌必须要坚守,我们跟美方经过讨论一定是会坚持和坚守的,相信未来大家看到所有凯迪拉克在中国的新产品,也一定会有这样的基因传承,这是我会保证的。

Q14 :据说雪佛兰品牌经销渠道已经全部解散,请问后续上汽通用其他两个品牌的渠道会不会有新改革?

薛海涛: 现在我们整体的量不算大,是一个小公司,要按照小公司的运营方式来走。就是怎么样精益,怎么效率更高,所以今年做的事情就是把雪佛兰跟别克店进行融合,依然给雪佛兰的用户提供购车、买车和服务的机会,可以大大降低整个经销商的运营成本,倒没有像大家讲的解散不解散,没有这个事情,还是从成本和效率角度考虑问题。

在渠道层面上,我们今年会做几个事情,主要核心还是价格,价格一旦稳定之后,对于各个店所提供的服务就要不一样,所以我们现在内部是把对于经销商提供给用户的服务作为非常重要的要求,是要考核的,从今天开始全国大概有20个队伍在各个门店进行年检、暗访,一个是试驾做得好不好,第二产品讲得到不到位,第三是不是给用户很好的态度,包括服务,今年从销售和服务端,我们重要得事情就是给消费者提供更好的、更清晰的、更透明的体验,也欢迎各位媒体检验。

Q15 :请问,本次车展上汽通用有哪些新车发布?车展期间会有什么创新营销方式?

薛海涛: 几件重要的事情都是在昨天和今天来做,车展发布现场总共就给我留20分钟的时间,我根本讲不够,我也不希望这么重磅的产品在20分钟的时间里面传递给大家,我觉得不行,所以我要求放在前面时间点上给大家做一个全面的介绍,所以今天的别克新车应该这两天就陆陆续续给到大家了。明天展台上,凯迪拉克会有发布会,主要是带来全新的V系列的电车,“史上最快凯迪拉克”LYRIQ-V,大概在今年9月份会到中国来,这是今年凯迪拉克非常重要的一台车型。这款车型还是主打运动、操控,这一定是我们凯迪拉克的基因,所以也敬请大家期待。至于说创新的营销方式,我觉得创不创新,对于营销来讲最重要是看结果,过程每家都不一样,每家运作模式也不一样,结果是检验营销好不好的关键因素。

写评论
积分赞赏
点赞
评论区
  • 编辑
  • {{is_favourite ? '已收藏' : '收藏'}}
  • {{is_personal_top ? '取消主页置顶' : '个人主页置顶'}}
  • 举报
  • 加入黑名单
  • 删除
  • 取消置顶
  • 置顶推荐
    • 6小时
    • 12小时
    • 24小时
    • 3天
    • 一周
    • 长期
  • {{digest?'撤销精华':'设为精华'}}
回到顶部
  • 全部评论{{detailStore.commentnum}} 条
  • 只看作者
  • 最热
  • 最新
  • 最早

「待审核」

首评 {{ comment.relativeTime }} 已被赞赏 {{comment.integral}} 积分 回复

{{ type!=10 ? '前排沙发空着~' : '暂无相关评论' }}

{{type!=10 ? '还没有人评论哦,快抢沙发吧!' : '发表一下个人看法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