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etailStore.author.is_follow?'已关注':'关注'}}
管理
比亚迪为何制霸电动化时代:五大首创技术解决充电难题
文章

在新能源汽车发展初期,行业普遍面临三无困境:一无充电技术,二无充电基础设施,三无充电标准。为破解这些发展难题,比亚迪率先实现充电技术从 0 到 1 的突破,在车端和桩端,皆自研了家用和公共领域的交、直流充电技术,为国标交、直流充电标准提供了参考范本,也成为首批中国电动汽车充电标准起草单位。比亚迪的五大首创技术解决充电难题,让中国新能源汽车充电技术有了“根”。

充电一直是新能源用户最关注的痛点,也是比亚迪技术创新和研发投入的重点领域,只为让用户享受充电体验的跃升。

用户痛点 1 :早期电动车体验差,充电效率低

比亚迪全球首创 800V 高电压平台和升压充电技术

在新能源汽车普及初期,为了突破动力、续航、充电等方面的技术上限,给用户创造更极致的电动车体验,电动车高压化的技术突破势在必行。比亚迪率先在 2015 年实现突破,全球首创乘用车 800V 高电压平台,搭载在秦 EV ( 2015 款)、唐 DM ( 2015 款)等车型上。该技术可实现百公里加速快至 4 秒级,纯电续航里程可达 450km 、快充功率提升至 60kW ,全方面升维用户体验。比亚迪 800V 高电压平台超前行业 2-3 代,当时,市面上的乘用车都是低电压,只有比亚迪是高电压。时至今日,行业竞相进入 800V 高电压平台赛道。

高压车型虽然大幅提升电动车充电功率,但在当时,国内 95% 都是 500V 以下的低压桩,与高压车型充电不兼容,影响了充电效率。为解决这个难题,比亚迪全球首创升压充电技术,彻底实现车桩兼容,全面适配所有直流充电桩。

用户痛点 2 :大部分快充桩还是充得不够快

比亚迪全球首创乘用车双枪超充技术,让公共快充桩秒变超充桩

目前而言,电流超过 300A 的公共超充桩仅有 2% ,快充桩普及广,超充桩极稀缺,与其让用户去争夺极少数的超充桩,不如充分利用现有超过百万台的公共快充桩资源。

为此,比亚迪推出更符合我国充电国情的升流方案,全球首创乘用车双枪超充技术,让公共快充桩秒变超充桩,短时多补能,处处能超充。以腾势 N7 为例,双枪超充最大功率可达 230kW ,公共快充桩上实现 15 分钟充电 350 公里。

既要持续的快,还要安全的快。因为升流技术对电池热管理考验更严苛,比亚迪全球首创复合直冷技术,通过电池上下两面均铺直冷板的设计,以及 2 套冷媒独立控制系统,进行了补偿式流道设计,电池冷却面积提升 100% ,换热能力提升 85% 以上,为用户超充安全保驾护航。

用户痛点 3 :北方冬季充电效率大打折扣

比亚迪全球首创全场景智能脉冲自加热技术,北方极寒也能快充

北方冬季极寒,充电效率慢。比亚迪首创全场景智能脉冲自加热技术,在行业内首次实现了极低温下冷车快充。

在 -30 ℃极寒条件下,以腾势 N7 为例,全场景智能脉冲自加热技术让电池加热速率较传统方案提升 230% ,电池满充时间降低 30% ,北方用户冬天也能享受到快充体验。

不仅在充电时能自加热,在驻车和行车状态下,都能智能启动自加热技术,保障极低温整车性能。

构建更符合当下国情的充电技术体系,不断升级用户的全场景充电体验

凭借 20 年的技术积淀和深厚功底,比亚迪持续创新和研发投入,构建更符合当下国情的充电技术体系,不止于快,不断升级用户的全场景充电体验。

写评论
积分赞赏
点赞
评论区
  • 编辑
  • {{is_favourite ? '已收藏' : '收藏'}}
  • {{is_personal_top ? '取消主页置顶' : '个人主页置顶'}}
  • 举报
  • 加入黑名单
  • 删除
  • 取消置顶
  • 置顶推荐
    • 6小时
    • 12小时
    • 24小时
    • 3天
    • 一周
    • 长期
  • {{digest?'撤销精华':'设为精华'}}
回到顶部
  • 全部评论{{detailStore.commentnum}} 条
  • 只看作者
  • 最热
  • 最新
  • 最早

「待审核」

首评 {{ comment.relativeTime }} 已被赞赏 {{comment.integral}} 积分 回复

{{ type!=10 ? '前排沙发空着~' : '暂无相关评论' }}

{{type!=10 ? '还没有人评论哦,快抢沙发吧!' : '发表一下个人看法吧'}}